即时新闻

让特殊廉价救命药吃上政策“低保”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7月09日        版次:A08G    栏目:首席评论    作者:罗志华

  □罗志华

  

  近期,氨苯砜片等几种廉价药出现断货,廉价救命药“药荒”现象再次受到社会关注。“新华视点”记者在上海、云南、浙江、四川等地调研发现,尽管相关部门成立了国家小品种药(短缺药)供应保障联合体,一些廉价药、“孤儿药”被列入国家短缺药品清单,但由于一些措施未能真正落地,企业生产仍动力不足。(7月8日新华社)

  与普通药品相比,廉价救命药有其特殊性。“廉价”意味着利润低,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也意味着对原料药价格等成本十分敏感,成本波动较大时,容易出现断供。“救命”则意味着该药不可或缺、难以取代,一旦出现断供,就会导致全城寻药等现象,引发患者及家属的焦虑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说明廉价救命药的生产与供应不能完全交由市场,要推出针对性举措与优惠政策。

  当前,在廉价救命药生产供应方面,已充分考虑到了其特殊性。建立短缺药品目录并及时调整,该类药品的生产供应信息尤其是断供信息,就能够被及时发现,利于预警并迅速展开补救行为;组织企业进行定点生产,在企业用地、税收、电价等方面给予优惠,可扩大企业利润,调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在药品集中招采和带量采购中,建立跨区域的短缺药品联盟,则可形成规模效应,克服用量少等短板。

  尽管廉价药救命药短缺现象仍然存在,但也要承认,当前这种现象较过去已明显缓解,至少已从普遍短缺变成了个别短缺。“一度市场供应不稳的碳酸氢钠片、多巴胺、肾上腺素等小品种药已能满足市场需求,葡萄糖酸钙、多巴酚丁胺等短缺药已进入复产倒计时。”这类好消息也不断出现。因此,在看到不足的同时,也要看到成绩与进步。

  当然,患者用药等不起,少数廉价救命药短缺现象也要得到正视。好举措这么多,为何还屡现廉价药断货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在廉价救命药中,也有普通和特殊之分,部分药品堪称“特殊之特殊”。比如氨苯砜片这种药,使用量甚微,重开生产线很不划算,再加上原料药价格上涨,企业不愿意赔本赚吆喝,将成本加到药价里,又担心市场不接受。对于很多廉价救命药,市场是失灵的,需要用其他保障机制来弥补,但对于氨苯砜片这类廉价“孤儿药”,不仅市场失灵,而且现有的短缺药品保障机制也有失灵之处,在双重失灵之下,假如不累加针对性举措,断供实难避免。

  总之,多数廉价救命药可通过定点生产、政策帮扶、建立短缺药供应平台、统一采购和配送等措施来保障供应。当这些措施仍不能保障部分短缺药的供应时,可考虑给予兜底保障,让其吃上政策“低保”,比如,可考虑从原料药采购、生产线恢复、生产量确定、成品药采购与供应等,都由政府着手,企业起代工作用并获取相应利润。如此方能关注到“特殊中的特殊”,补齐“短板中的短板”,让每一种廉价救命药都能得到及时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