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听广雅高一学子激辩:

怎样阅读更合理?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7月16日        版次:A11    栏目:堂上作文    作者:高子舒、廖溥、詹妤涵

  文 题

  

  一项阅读调查显示,有相当比例的成年人倾向于传统纸质图书阅读,也有不少成年人倾向于电子阅读。有人认为,“读屏”意味着碎片化的浅阅读,应当提倡纸质阅读;有人则认为,电子阅读更能适应时代需求;还有人认为,两种阅读方式可以共存融合、相得益彰。

  同学们分别为不同队伍的辩论方,展开对《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提倡何种阅读方式?》这一题目的辩论。其中甲方支持纸质阅读,乙方支持电子阅读,丙方支持纸质与电子阅读共存互融。

  请站队,并作文。

  

  教师解题

  

  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提倡何种阅读方式?这一话题既与语文学习密切相关,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大议题。围绕同一议题展开辩论,是练习论证技巧、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相较于传统的正反方辩论,三方辩论能更客观、广泛地呈现多方意见。

  广东广雅中学高一(6)班的同学们组成三个辩论队,展开了精彩的辩论。辩论过程中,甲方、乙方分别站在自己的立场指出了两种阅读方式的优势与弊端,条理清晰,论证有力;丙方作为“中间地带”,发言也客观、辩证,让我们认识到,辩论中不应只有对立的正反双方,第三方也能带来新视角。

  本次辩论赛有太多值得记忆的瞬间,选手们在赛前齐心协力、精心准备,比赛过程中大家又通力合作,精彩辩论的、专注聆听的、细心记录的……在此呈现的只是部分精彩内容。

  (广雅中学教师 侯人渝)

  

  

  甲方:书香有墨色,纸笔载乾坤

  □高子舒

  

  我方认为,当今社会更应提倡纸质阅读。

  纸质阅读是以纸张为载体的阅读方式,区别于电子阅读。它不要求读者使用电子阅读设备或者连接网络,具有便捷性、稳定性和不可替代性。

  纸质阅读具有多种独特优势。

  首先,纸质阅读能让人们更为专注。许多人会说,专注与否在于个人自律能力。但对于注意力不够集中的人来说,纸质阅读具有高沉浸和弱干扰的优势。相反,电子阅读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屏幕弹窗、广告、消息通知等,这些都会转移人们在文字上的注意力。因此,纸质阅读更加纯粹,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外界干扰,也更适宜深度阅读。而电子阅读明显被“碎片化”了。

  其次,纸质阅读的质量往往更高。保障阅读效果的根本在于阅读内容。我们进行纸质阅读常常会有针对性、有目的地选择内容,电子阅读却常常会被推荐榜单“带偏”,因为推荐榜单容易产生一种信息“茧房效应”。网络平台通常会根据我们的搜索引擎数据,来推送我们偏好的内容,这便很容易在无形中限制了我们的阅读广度。而且推荐榜单里的书目良莠不齐,对于一些尚不具备筛选和辨别能力的读者来说,阅读环境也常常弊大于利,比如不少平台专门为了言情小说而设,在这种平台上自然很难搜索到我们需要的高质量书目,容易使一些读者误入“歧途”。

  可能有人会说,纸质书籍难道就没有劣质书籍了吗?相较而言,纸质书籍的出版门槛高,审核要求更高。

  我们接受信息的过程,构成了我们的思维方式。获取“知识”,靠的正是思维过程,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才是阅读的目的。电子书籍的随时可调用性,助长了人们的依赖和惰性。在进行电子阅读时,大家通常习惯于大致性的浏览,而不是长时记忆;习惯于临时性的搜索,而不是深入分析……习惯于电子阅读的快速浏览,会让人很难通过思考去建立信息之间的关联,也就是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长此以往,人的思想会变得狭隘,也会变得“不喜欢复杂思考”。

  电子阅读还有许多缺陷与不足。比如盗版电子书籍成本低、代价小,不正当内容的电子书籍比比皆是;比如随着软件的迭代更新、不兼容等原因,可能导致电子书籍的迁移和保存率低,等等。

  因此,繁忙的工作、生活当中,我们更需要纸质阅读来让灵魂得到慰藉。捧一本好书,去感受仓颉创造的文字的温度,感受透过薄纸传达的丝丝温柔吧,愿我们能在那一缕缕墨香中,学会“慢下来”,用心去感受知识的厚重。

  谢谢大家。

  

  乙方:新瓶装旧酒,瓶新酒更纯

  □廖溥

  

  辩友的发言都非常精彩,但他们对电子阅读的认知明显产生了偏差。他们认为传统阅读是深阅读,而电子阅读则等同于碎片化的信息获取。我方认为,电子阅读碎片化的是时间而非内容。

  我们在辩论中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即传统和电子阅读在媒介上有所区别,但阅读的核心从未发生改变。我方认为,媒介的变更并不能够决定阅读质量,阅读的深度主要取决于阅读者的思考深度。

  甲方辩友举出了很多例子,尝试证明电子阅读弊大于利。他们说电子书籍良莠不齐——但纸质书籍同样有好有坏;甲方提出,甄别电子书目需要花费时间——难道几千年的文明留传下来的纸质书籍会比起步才十几年的电子书目要少、不需要加以甄别筛选吗?他们还指出,电子阅读需要阅读者具有媒介素养——但哪一种阅读方式不需要阅读者的媒介素养呢?因此我认为,甲方论证的只是当代阅读存在的通病,并不能说明纸质阅读优于电子阅读。

  我想用一句话来概括我方论点,那就是“新瓶装旧酒,瓶新酒更纯”。

  通过形式的革新,可以使原有事物焕发新的生机。故宫通过精美文创,拉近了人们与传统艺术的距离;屠呦呦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取青蒿素,令传统医学再焕生机;而以电子媒介展开的阅读,也是这个时代进步的产物。电子阅读既具备传统阅读的优点,又发展出与快节奏时代相契合的特点——快捷、易携带、交互性强,因此能焕发出更多阅读魅力。

  最后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这道辩论题真正在问我们什么?

  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我们的阅读媒介不断革新,从甲骨到竹简,到布帛,最后发展到纸张,我们为什么对纸质阅读情有独钟?或许是因为我们拿到的第一张毕业证、我们寄出的第一份书信、我们递出的第一份简历,都是写在纸上的?纸曾伴随了多少人的一生,因此我们对纸产生了特殊感情。但这道题实际是在问我们,当我们熟悉的事物将要往更好的方向发生改变时,我们应当抱一种怎样的态度去面对?是止步不前,还是将眷恋深藏在心中,继续向前?答案,不言自明。

  或许有一天当我们回看过往曾做过的读书札记,会怀念那些点点滴滴的阅读足迹;就像我们拿起老化的、微温的阅读器时,捧起的或许也会是我们难以忘却的阅读记忆。我们会发现,老朋友,一直都在。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丙方:兼收并蓄,取其所长

  □詹妤涵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各位观众、对方辩友。

  经过一番唇枪舌剑,我们见识到了对方辩友高超的辩论技巧与睿智敏捷的思维方式。但我方认为,甲、乙两方辩友的观点均过于片面化。

  甲方倡议纸质阅读,却混淆了纸质阅读与传统阅读的概念,始终无法将纸质阅读的优势与新时代读者的广泛需要相关联;乙方提倡电子阅读,却过度理想化地认为,人人均有经济、技术条件使用电子阅读器,忽视了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更未考虑到单一的电子阅读对部分读者的专注力与视力健康等方面带来的危害。

  枪弹炮火的攻击力远强于刀刃,可在近距离博弈中,战士们仍会挥舞起冷兵器。阅读也是同理。双方辩手为“电子阅读与纸质图书阅读孰优孰劣”的话题发表了各自犀利的见解,却始终无法完全抹杀对方的存在。这种雄辩证明了两种阅读方式的好坏是相对而言的,选择的参考体系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尽相同。

  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的思维过程。需要泛读、浏览,广而取之,也需要精读、研读,深入钻研。“第十次国民阅读调查”的数据显示,有七成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书籍阅读”,这就意味着有另一部分读者偏爱电子阅读。

  我方认为,任何方式的阅读都有助于开拓视野、丰富知识。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需求,选择自己最青睐的阅读方式,不应当偏激地否定他人认可的阅读方式。企图将自己的偏好凌驾于他人之上,誓要争出高低贵贱,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生活方式的不同、工作方式的差异,决定了人们如何选择最适于自己的阅读方式。电子阅读也好,纸质阅读也罢,二者都是好方法,我们不应该将它们割裂甚至对立起来。

  《娱乐至死》一书中提到,不同的信息、不同的文化需要截然不同的媒介传播,不同媒介的侧重点不同,又会反过来影响信息与文化的传播。同样的,阅读内容、阅读习惯、生活环境、经济状况等诸多因素都将影响阅读方式的选择;纸质阅读会侧重深度,电子阅读会侧重广度,这又会反过来影响在阅读内容上的收获。而两种阅读方式的共存融合,或将提升我们阅读的效果与愉悦程度。

  古人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应该辩证客观地认识两种阅读方式,取其所长,避其所短,兼收并蓄,持之以恒。

  存在即合理。我在此再次强调我方观点:不排斥紧跟时代脉搏的电子阅读,也不摒弃有着传统风韵的纸质阅读,二者相辅相成。传统与科技的碰撞,更能激发出阅读的活力、共同构建新时代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

  

  非师点评


  关于阅读方式优劣之辩确实是一个贴近生活、具有时代感的“经典”辩题。凸现关于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的研究成果已有不少,关于阅读资源筛选以及分级阅读制度亦有相关建设成果,对阅读行为的研究,例如深阅读和浅阅读的问题亦有很多参考文献。

  这三篇议论文能够看出作者都对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的优缺点有一定的知识积累,都能够很好地采纳已有的科学信息和研究成果作为论据,立场鲜明地进行论证,层次清晰,论据较为充分、论证具有较好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三篇文章都能站在各自的角度,态度客观冷静,语言表达各有各精彩。建议推崇纸质阅读的要突出强调阅读的记忆优势;支持电子阅读的除了反驳论证、类比论证、推理论证的运用之外,最好还有从电子图书的载容量、携带方便、适应快节奏生活等正面论证的部分。相对而言,辩证看待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的角度,更符合当下人们对阅读方式差异兼容并包的立场态度。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广东省写作学会副会长  邓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