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 记者余燕红,通讯员邰梦云、唐艳丽报道:8月13日,记者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获悉:林浩添教授团队牵头应用卫星遥感技术,首次从循证医学角度明确了校园绿化暴露水平与学龄儿童近视的关系,为近视防控开启环境干预的群体防控模式。相关研究于8月2日在线发表于国际眼科顶级期刊《眼科学》。 据了解,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人群近视率达52.7%,位居世界第一,是我国重大公共健康问题。研究表明,城市地区的儿童近视患病率是农村地区的2.6倍。围绕绿化率与儿童近视发生发展是否存在潜在关联这一科学问题,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团队牵头,基于中山大学交叉创新平台,联合国内外20家医疗领域、遥感领域及智能图像分析领域的顶级科研机构,利用我国自主研制的首颗空间分辨率优于1米的光学遥感卫星高分二号,花了五六年时间研究校园绿化率与近视的相关性。 林浩添解释,研究人员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精确量化了100余所学校绿地的绿化率,基于多期遥感图像,使用时间积分测算研究队列时间内累计的绿化暴露量,从而控制季节与时间对绿化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国际标准的近视大规模队列研究设计,利用大量样本数据,明确校园绿化率与学校近视患病率增加和个人的近视发病风险的关联关系。 了解社会、自然环境与近视的关系,有助于环境规划和公共政策设置。在深圳市星光眼健康公益服务中心团队的支持下,林浩添团队构建了142865名学生的前瞻性队列,结合高分二号遥感图像的多光谱数据计算出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对学校绿化暴露进行精准评估,得出在学校范围内每提高0.1个单位的NDVI植被指数,可减缓3.6%的学校近视患病率增长。就非近视学生个体而言,校园绿植每增长0.1个单位的NDVI植被指数,可减少19.8%近视发生风险。 另外,林浩添团队发现,当校园NDVI植被指数普遍在0.3以上时,每年近视总体患病率将减少4.0%,这种环境干预将有望成为实现国家八部门联合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所规定的近视患病率下降的理想模式。 “近视是引起全球近18.9亿人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近视患病率与使用电子屏幕时间及近距离工作时间增加有关,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加剧。”林浩添表示,该研究为环境健康提供了见解,并为近视防控开启环境干预的群体防控模式,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群体干预策略,如增加学校绿地,以改善学龄儿童的视力健康。 近年来,全社会都在为近视防控建言献策,但由于资源局限和技术存在瓶颈,以往儿童近视研究和防控主要集中于抽样人群,覆盖面窄,同时由于缺乏环境—疾病相互作用的宏观数据,近视流行病学及其发病机制突破较少。 “更好地了解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与近视的关系有助于环境规划和公共政策设置,有助于进一步减缓疫情期间的近视患病率增长。”林浩添指出,该研究将促进信息技术与遥感技术在流行病学的应用,以应对重大的全球公共卫生挑战,并加强公共卫生防御战略。
-
即时新闻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一项研究明确:
校园绿化率与近视发生存在关联
当校园NDVI植被指数普遍在0.3以上时,每年近视总体患病率将减少4%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8月14日
版次:A05
栏目:
作者:余燕红、邰梦云、唐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