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向领导送礼课”是对文明和法律的挑战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8月23日        版次:A06    栏目:首席评论    作者:李英锋

  

  □李英锋

  

  “送礼啊送资源啊分钱啊这些才有用”“越往上走越没道德”……近日,有个粉丝数高达260多万的女主播开课,竟然公开教大家如何“向领导送礼”,不过律师表示此举有违法风险,最高可判无期。8月22日,“女主播开向领导送礼课”引发网友热议,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前列。(8月22日每日经济新闻)

  把“向领导送礼”开成一堂网络公开课,这名女主播的营销操作令人瞠目。女主播公然宣扬“向领导送礼文化”,并称该“文化”属于虽被排斥但必须学的社会灰色文化、亚文化,是“有用”的文化。这番言论实在荒唐之极,亦辱没了“文化”一词。所谓的“向领导送礼文化”散发着一股子腐臭味,是典型的“文化流毒”,是对现代文明和法律的挑战。

  刑法里有“传授犯罪方法罪”,请这位女主播在大谈向领导送礼文化之余了解一下。传授犯罪方法罪是指用语言、文字、动作、图像或者其他方法,故意向他人传授实施犯罪的具体经验和技能的行为。该罪属于举动犯,即凡是有了传授犯罪方法的行为,就完全具备了法律规定的全部犯罪构成要件。刑法第二百九十五条规定:传授犯罪方法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同时,刑法还规定了行贿罪。“向领导送礼”的对象和行为具有宽泛性,当然包括向国家工作人员等群体送礼乃至行贿。女主播向不特定的海量受众鼓吹传播“向领导送礼文化”,并教授“向领导送礼”的方法技巧,就包含了向国家工作人员等法律规定的行贿对象的送礼方法技巧。这名女主播的粉丝高达260多万,她的课受众多,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大。以法律视角进行审视,这样的课程已经涉嫌传授犯罪方法罪。

  “向领导送礼课”还与反腐工作、精神文明建设逆向而行,很可能对部分受众产生误导,影响人们的办事观、工作观和价值观,败坏社会风气。若是对社会事物的评判和认知还不成熟、三观还未定型的未成年人看了这场“向领导送礼课”直播,受到的毒害恐怕会更深。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主播不能想开什么课就开什么课。“向领导送礼课”再一次暴露出主播的营销乱象,再一次拉低了主播的营销下限,也从另外一个侧面重申了加强主播监管的必要性。包含“法治、公正、平等、文明、诚信”等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容不得“向领导送礼文化”肆意释放流毒,肆意污染社会环境。公安、网信等部门应联合网络平台对涉事女主播进行调查,依法界定“向领导送礼课”等课程的法律属性:属于网络平台管理范畴的,由网络平台采取删除视频、限号、封号等措施予以处置;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的,予以行政处罚;已经构成犯罪的,启动司法问责程序。相关网络平台还应以此为鉴,举一反三地开展排查,加强对主播的行为管理、内容管理,针对“向领导送礼课”之类的“文化流毒”筑牢“防火墙”。

  还需持续推进反腐工作,加强长效监督机制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公平干净的办事环境、用人环境、社会环境,堵死投机钻营的“歪门邪道”,涵养“办事不用找人、不用送礼”的社会文化。这样,就能从根本上铲除“送礼文化”的土壤,“向领导送礼课”及其可能存在的“课后练习”也就失去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