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佛山市税务局上线的智能化纳税服务运营中心 |
于海峰 |
杨小强 |
张慧 |
文/图 莫谨榕 通讯员 岳瑞轩 实习生 肖霞洁 2021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随后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开展《意见》试点工作的通知,广东成为全国4个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承担起为全国改革大局闯关探路的使命。 近日,广东省围绕全面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优化税务执法方式、推行高效智能税费服务等七个方面,部署提出了29项主要改革任务,明确提出要在2025年基本建成功能强大的智慧税务,集成推出“十四五”时期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地方特色多的征管服务举措,这意味着,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中央部署蓝图在广东正式步入挂图施工阶段。 打开这张广东改革蓝图,一批亮点实招,彰显广东特色、广东担当。广东省提出了29项具体改革任务,相比《意见》新增了5项重点任务,提出30项创新亮点,细化了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展望2025年,广东将建成功能强大、全国领先的智慧税务,全方位提高税务执法、服务、监管能力。 在深化改革过程中,“以数治税”贯穿于税收征管全过程,成为引领改革的重要“引擎”。税务部门将着力建设以服务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以发票电子化改革为突破口、以税收大数据为驱动力的具有高集成功能、高安全性能、高应用效能的智慧税务,深入推进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 推进智慧税务与“数字政府”深度融合、打造数据共享广东样本、提升税收服务重大发展战略水平、持续推进税费业务征管规范化标准化一体化建设、深化粤港澳税收合作……一批改革实招干货满满,粤式创新亮点十足。 “重担在肩,使命光荣。我们将发挥敢为人先的广东改革精神,着力探索更多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力求在税收征管上打造更多广东经验、广东模式。” 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吴紫骊表示,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市场要素集聚,在探索应对新形势、运用新技术、构建新模式等方面具备诸多优势。与此同时,近年来广东税务部门积极争取并成功推进了多项税收改革试点任务在广东落地,覆盖党的建设、税务信息化、个人所得税改革、干部队伍建设等关键领域,积累了扎实的改革经验和试点基础。 系列举措的新鲜出炉,标志着怎样的改革方向?有哪些改革实招、创新举措值得期待?对纳税人办税将产生怎样的影响?粤港澳大湾区的营商环境会产生怎样的改变?围绕这些问题,记者深度对话多位财税领域专家学者、涉税服务专业人士、纳税人,共探广东税收征管改革的新变化、新趋势。 广东财经大学校长于海峰: 税收征管改革的广东实践 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此次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中,广东省强化数据赋能、坚持为民便民、拓展共治格局,释放改革效应,为全国税收征管改革贡献“广东经验”。财税专家、广东财经大学校长于海峰对此次改革十分期待,在接受采访时分享了对一系列的税收征管改革措施的观点和看法。 羊城晚报:此次是我国税收征管的第三次改革,那此次改革与以往的两次改革有何区别? 于海峰:2015年是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的深度合作,2018年开始实施国地税合并,这两次都是近年来税收征管的重大改革。 今年两办发布的《意见》,是我们税收征管现代化的升级版,重点突出税收征管的合成,包括多元的税收征管要素的合成和多部门的协调配合,以及方便于纳税人的税收征管的现代化。这是以数字化和智慧化为基本特征的税收征管的再一次升级版的改革。 羊城晚报:近期,广东部署的七方面29项主要改革任务,您印象深刻的亮点是哪一项? 于海峰:我觉得可以集中体现在4个“精”: 一是精确执法,从税务部门执法的角度,在运用数字技术的基础上,坚持“以数治税”的理念,体现出税收执法更加精确。 二是精细服务,从纳税人和缴费人的角度,体现纳税人和缴费人的个性化和共性化的需求,提供“一对一”、精准、个性化的服务,这是对纳税人和缴费人最有意义和最有帮助的。 三是精准监管,运用数字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让监管更到位。这对税务部门的要求更高了,对纳税人、缴费人依法履行纳税和缴费义务的监管更加精准了。 四是精诚共治,税收征管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形成共治。税收征管改革的深度推进也需要相关部门和广大纳税人的积极配合协调。 羊城晚报: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此次改革会带来哪些变化? 于海峰:我觉得有根本性和革命性的变化,特别是这次改革的集成效应。所谓集成,是对前期的税收征管改革的成果进一步的深化,特别是在征收管理系统和税收征管信息化现代化改革的推进上,更进了一步。对于纳税人、缴费人来说,最大的获得感就是方便,通过数据和信息的共享,更便于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 羊城晚报:此次广东部署的系列举措中,“以数治税”理念贯穿税收征管全过程。您认为“以数治税”对于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具有怎么样的作用? 于海峰:“以数治税”是把现代化的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方法理念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广泛应用。据我了解,广东在税收征管数字化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包括区块链发票、税收机器人等,都在广泛地推广。 数字化大大方便了纳税人,提升了税收征管效率,降低了税收征纳成本。未来税收征管会更加现代化、科学化,手段更加精准化,对税收的公平、效率都有积极的作用。 中山大学教授杨小强: 广东有能力承接更多重大税收改革项目试点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我们有能力去承接更多的国家重大税收改革项目在广东试点,推动广东税收营商环境持续走在全国前列。”广东近期部署的七方面29项主要改革任务后,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山大学税收与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杨小强在受访时,对其中的亮点、特点进行了解读。 羊城晚报:您认为,此次广东部署的系列举措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杨小强:我觉得有几点值得关注:一是广东特色,二是理论指引,三是协同治税。 相对于中办、国办印发的《意见》,广东的部署措施更强调广东特色。当前,广东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双区”建设引领改革开放,我们的税收征管改革也和“双区”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双区”建设的背景下,广东税收征管改革会更加注重税收营商环境的优化。此前,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在中国选择北京、上海、广州和重庆纳入样本城市进行测评,广东不断改善一些办税服务,以满足世界银行评价体系内关于纳税指标的要求,比如我们的办税时间、办税次数都不断压缩。广东有能力去承接更多的国家重大税收改革项目在广东试点,推动广东税收营商环境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羊城晚报:今年,“协同治税”首次被写入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您认为这一改革对广东税收征管有哪些意义? 杨小强:当前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特别注重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提升,而税收征管是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一部分。我们不能把税收征管单独看待,税收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提出“精诚共治”,旨在深化拓展税收共治格局,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税收治理的协同性,进一步发挥税收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 整合共享政务数据、实现跨部门的数据信息交流传递是协同治税的重要基础。税收数据里面藏着“金山银山”。举个例子,疫情期间曾有一家广州企业缺乏原材料迟迟不能开工,广东税务部门通过增值税发票数据迅速为广州企业找到了在内蒙古的原材料供应商。近几年来广东省一直推动“数字政府”建设,税务部门也积极投入其中,相信未来广东将继续深入挖掘税收大数据。 羊城晚报:您提到广东全面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您对广东推进“以数治税”有哪些建议? 杨小强:“以数治税”是非常重要的,智慧税务和数字政府是深度融合的,这是双向促进。一方面,智慧税务依赖于数字政府,税务部门和各个政府部门进行数据分享,税务部门可以更方便地进行税收征管,为打击逃税等工作提供更好的数据基础。 另一方面,税收数据对其他政府部门和纳税人都是有帮助的。税收数据可以为其他部门进行行政管理和执法提供依据。此外,税务部门掌握了大量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深度挖掘这些数据,可以为纳税人生产、商业安排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德勤税务华南区主管合伙人张慧: 税收征管改革是大湾区建设的强力“助推器” 近日,广东部署的七方面29项主要改革任务为广东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确立了主要目标。德勤中国税务及商务咨询华南区主管合伙人张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改革将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强力“助推器”,尤其期待广东在深化粤港澳大湾区税收合作方面的创新举措。 羊城晚报:此次广东部署的七方面29项主要改革任务中,哪个内容最让您印象深刻? 张慧: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跨境税收管理跟服务方面的创新举措。 广东是吸引外资的热土,也是众多国内企业走向海外的重要基地,跨境税收是很多纳税人关心的议题。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深化粤港澳税收合作的相关内容,相信这方面的创新举措会为广东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提供强力支撑。 近年来,我们已经看到广东税务部门在这一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比如,率先上线对外支付税务备案电子化系统“国际汇税通”,方便了纳税人办理付汇备案;推广跨境人民币全程电子缴税(费)。这些措施都得到了纳税人特别是跨国企业的高度认可,也展现出广东税务“国际化”新形象。我们期待广东在跨境税收领域的创新更进一步,不断增强广东税收营商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羊城晚报:作为税务师事务所,你们认为这次改革对纳税企业和个人会带来哪些变化? 张慧:对于广大纳税人来说,此次改革可能会带来几个方面的变化。 首先,税费办理会更加便捷。这次的改革会让“非接触式”办税服务范围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场景应用也将更加人性化。 其次,政策适用将更加精准。一是税务部门将运用大数据手段,主动甄别纳税人缴费人的不同需求,精准推送申报提醒、最新政策、办税指引等信息。二是完善税费优惠政策的实施配套工作,优惠政策的解读、实施操作办法将和优惠政策文件同步发布,从而帮助纳税人及时了解政策实操,降低因配套措施滞后带来的不确定性。 另外,企业和个人将更加感受到“以数治税”的影响。纳税人也要积极考虑改进税务管理模式和手段,对接税务机关的数字化应用,加速提高税务管理的数字化和专业化水平,以适应和匹配税务机关未来的税务管理手段。 羊城晚报:措施中提到了深化粤港澳税收合作的相关内容,您认为,这会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哪些影响? 张慧:此次改革将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强力“助推器”,在税收征管领域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是促进税收执法尺度的统一。此次广东省出台的改革方案进一步强化精确执法,增强税务执法的规范性、统一性,意在防止和纠正“粗放式、选择性、一刀切”的现象。其次,是实施更加科学的分类管理模式。对于从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企业,税务部门坚持规范和发展并重的态度,促进企业发展和公平竞争;对于一般风险的企业,税务部门会进行风险提示,有效运用说服教育、约谈警示等“柔性”执法方式,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最后,我还关注到,这次改革将推动跨区域合作成为常态。广东税务部门将通过深化跨区域合作,实现执法信息互通、执法结果互认,积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 总之,通过这次改革,税务部门有望实现执法“一把尺子”,管理“分门别类”,合作“无缝对接”。 纳税人点赞税收征管改革:便民利企更有获得感 税收征管改革好不好,营商环境优不优,纳税人最有发言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东新登记市场主体139.0万户,两年平均增长14.6%;至6月底,广东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447.9万户,同比增长10.9%,市场主体蓬勃发展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一个例证。作为和市场主体打交道最多的政府部门之一,广东税务部门不断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努力为企业减负担、降成本、优服务,提升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获得感。 “这些年办税的最大感受是跑的次数少了、等的时间短了、流程更人性化了、办税体验更好了。”陈泉敏是珠海经济特区全达实业有限公司的一名财务人员,同时也是广东一名纳税服务体验师。从1993年开始,陈泉敏就一直从事企业办税工作,对各项办税事项了如指掌,更见证了办税流程、税务服务的更新迭代。 近年来让陈泉敏最印象深刻的税务服务是出口退税网上办。“我们公司主要经营五金制品及红酒进出口业务,出口退税的业务办理比较多,以前几乎每个月都要往办税大厅跑。以前,出口退税得线下办理,我们要带齐材料到税务大厅办理,如果材料缺失还得跑好几趟。现在有了电子税务局,出口退税业务无纸化办理,只要备案单证齐全,网上就可以一站式办结,全程不用跑税务局了,如果单证齐全、手续齐全的话,一般三天就能收到退税,这对企业是很大的资金支持。” 陈泉敏说。 有同样便捷的办税缴费体验的还有广州南航中免免税品有限公司(下称“南航中免”)会计主管潘永梅。南航中免主要开展在南方航空集团公司经营的国际和地区航线上免税品销售业务,由于业务的特殊性,南航中免有不少如特许经营收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非税收入,会计主管潘永梅自然要处理很多非税收入缴费业务。 在潘永梅的记忆里,以前办理非税收入缴费,往往要到线下窗口申报并递交资料。窗口受理后转交资料进行审批,核准费用并开单,业务员要拿到缴费单再去进行缴费,最后才能拿到非税收入缴费证明。“如今,不少非税收入缴费都可以在税务部门的在线平台办理,把很多工作前置,大大节省了企业办事的时间成本。”潘永梅说,“我从事财务工作也有十多年了,以前都是手工申报、现场办理,如今都可以‘非接触式’办税了。这些年,我感觉到办税是越来越方便。” 随着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系列举措在粤新鲜出炉,纳税人对未来的纳税服务升级有了更多的期待。“现在,广东电子税务局把很多税费功能都整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纳税人办理税费业务的便利性。以前要半个月办好的业务,现在可能只需要几小时。未来,我会更期待税务部门针对不同企业的特点推出更多个性化的税务服务,帮助企业继续做大做强。”潘永梅建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