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草舍炊烟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9月15日        版次:A12G    栏目:    作者:贺妙忠

    


  □贺妙忠

  

  初春时节,草长莺飞。我出差深圳,应老友阿奔的邀请,去他家中做客。这是他新添的一处房产,临江瞰海,视野开阔,小区的后面便是深圳最热闹的商业街,可谓入则宁静,出则繁华。

  这套大复式一房一景观,大厅四面的落地窗配上先进的智能家具,显得格外新潮。我一边参观,一边啧啧赞叹。“阿奔,你这是独享湾区之心啊!有这么个好地方,就算天天宅家也不腻。”

  “这没什么,我心中最美的地方,还是武顿山中的茅檐草舍、一袅炊烟。”阿奔从厨房出来,嘴里说着这句有诗意的话,一边将一煲铁皮石斛老鸡汤放在了餐桌上,香味四溢。

  酒至半酣时,我才注意到饭厅的墙壁上挂着一幅画;群山掩映之中,几间房舍,错落有致,池塘炊烟,夕阳秋水,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但画作颜色已经显得有些陈旧。“这就是你说的武顿山中的茅檐草舍吧!”我问道。

  阿奔抿了一口酒,缓缓地说道:“是,这幅画已经跟了我几十年了,无论房子装修的是什么风格,我总要把它挂在最显眼的位置。”

  接着,阿奔便和我讲起了画中的故事:那是1978年的一个深秋,为了补贴家用,他和弟弟一起,深入武顿山中采药。这座大山是紫金县第一高峰,可望三县,鼎天而立,十分雄峻。

  一天清晨,他们踏着寒霜,循着以往采药的小道,走了大半天才慢慢深入大山。随着林渐密,山渐高,人渐少,药材也逐渐多了起来,黄精、土茯苓、五指毛桃,一株株,一片片,很快就收获了大半麻袋。这一天的收获不错!正当他们准备起身回去的时候,忽然发现悬崖上竟然长了一片铁皮石斛,这可是“九大仙草”之首,也是采药人的梦想。

  虽然日头已快偏西,攀崖有风险,但还是禁不住灰褐色的岩壁上,那些青葱小生灵的诱惑。于是兄弟俩在峭壁上布下绳索,折腾了半天,终于靠近铁皮石斛,眼看再有一个飞荡,就采到了药材了。怎料这时疾风忽起,绳索沿着石壁,朝反方向飘去。弟弟重重地撞到了石头上,整个人晕死了过去。

  阿奔面色凝重,朝着窗外的大海望去,说:“那是我最绝望的时候,好不容易背起弟弟就往山下跑,可茫茫大山很快就让我们迷失了方向。”

  听到这里,我不禁心头一紧。

  “当我背着弟弟爬上了一座山脊,秋风四起,寒气袭人,野兽似乎也在蠢动,弟弟的脸色已煞白了……”

  “那后来哩?”我忍不住问道。

  阿奔放下酒杯,揩了揩眼睛,说:“正当我双腿发软,陷入绝望的时候,忽然看到远处的山坳里升起了一缕炊烟!那仿佛是一剂强心针,让我顿生力量,有人家!我背起了弟弟,一路坚持,在日落时赶到了山里的人家。那村子很小,只有三五户人,也都是以采药为生。见来了两个落单的孩子,大家围在一起,赶紧给弟弟施救,给我端来饭食。最终,弟弟醒了过来,而我已经完全虚脱,靠着火塘,沉沉地睡了过去……”

  “所以你后来就请人把那个村子画了下来,挂在家里?”我问道,阿奔点了点头。

  我凝望着那幅陈旧的画作,若有所思,道:“那么美好的村子,或许也只能存在画中了,估计村民早就迁出四散了。”面对我的惋惜,阿奔神秘一笑,未置可否。

  一年后,为助推乡村振兴,我也成为“千企帮千村”中的一员,和武顿山结缘。在一次乡民大会上,我跟村民讲解产业振兴的计划后,又和大家分享了阿奔两兄弟在武顿山获救的故事,以肯定他们善良淳朴的民风。

  还没等我讲完,一位长者激动地站了起来,说道:“您讲的莫不是李总两兄弟吧?这些年他们一直在帮扶我们村,现在我们已经是有名的民宿村了。”

  这时我才理解阿奔那神秘一笑背后的意思。

  会后,长者领着我来到武顿山深处的那个山村,茅檐屋舍,炊烟袅袅,一切还如同阿奔墙上的画境。不同的是这里已经颇有人气,崖石上种着铁皮石斛,开出些绚烂的花。隔着小河,我看到一位后生,正在给前来研学的小学生讲中草药的故事,那身影,怎么像极了年轻时的阿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