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梓青 近日,外卖平台用工问题再受关注,一些网络报道“千万骑手变成个体户”。记者调查发现,上述报道所称的“千万骑手变成个体户”是灵活就业行业中的“个体工商户模式”。有专家称,这种模式是一种历史性、行业性现象,而平台方面则表示禁止诱导或强迫。 “骑手变身个体户”是一种新的用工模式,探讨这种模式的利弊,或许先需要回答以下问题。 首先,是否存在“强迫”外卖员变成个体户的情况?外卖平台方面已明确否认。但问题是,服务于平台的外卖员是否有其他选择?在平台巨头面前,外卖员讨价还价的空间很小,很多外卖员也无法清晰了解每一项入职流程和每一种用工模式背后的含义。 适当保护弱者是社会正义的体现,在外卖员和平台之间,外卖员无疑是弱者。这就需要在禁止强迫和诱导之外,进一步增加外卖员和平台之间的信息对等,让外卖员能够清晰知道不同用工模式下的权责,并给予他们充分的选择自由,而不是让“变成个体户”成为单选项。 第二,这样的模式能否带来社会增益?外卖员变成个体户,平台方的确省去了很多用工的麻烦事,节约了用人成本,但实际上是将这部分成本转嫁给了外卖员本人,而社会增加了这么多个体户,又需要用更多的公共资源加以管理。如果说这种用工模式是一种制度“创新”,那么这样的“创新”能否带来社会整体福利的增加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第三,这种“新模式”衍生的一系列问题如何兜底?外卖员若成了个体户,与平台方就貌似构成了外部合作关系,平台不用再对其承担管理、缴纳社保医保等方面的责任。那么,当外卖员出现工伤、失业等情况,是否可以享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之所以要求企业给员工缴纳“五险”,就是要编织社会保障的“安全网”,保障人民最基本的权利。而如果外卖员都变成了个体户,这些保险缴不缴?如何缴?谁来缴? 很多外卖员希望能多赚钱,缴纳“五险一金”在他们看来反而是减少了自己收入。在平日,保险似乎是一项额外的支出,但是在意外之时,保险或许就能救命!所以现代国家都致力于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在这种用工“创新”模式下,如何保障外卖员的基本权益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明晰。 据专家介绍,“千万骑手变成个体户”就是在灵活就业行业中已比较常见的“个体工商户模式”,该模式经历了三年多的发展,其隐患是平台劳动者发生争议之后,无法找到与劳动者对应的一方。 需要明确的是,无论何种模式,都要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对“外卖员变个体户”及相关方的权责利边界之划定,有关方面应进一步调研,借鉴其他灵活就业行业已行之有年的“个体工商户模式”之得与失,尽早给出可操作的政策细化指引。
-
即时新闻
“外卖员变身个体户”:用工创新莫忘劳动者权益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9月17日
版次:A06
栏目:今日论衡之公民问政
作者:孙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