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广州市公安局白云区分局禁毒大队大队长杨利勇——

他有一个信仰:天下无毒!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10月03日        版次:A03    栏目:    作者:张璐瑶、粤公宣、杨明华、刘斯嘉

     广州市公安局白云区分局禁毒大队大队长杨利勇

     杨利勇

     杨利勇爱笑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璐瑶 通讯员 粤公宣 杨明华 刘斯嘉

  图/通讯员 侯敏

  

  杨利勇这么爱笑的缉毒民警不多见。

  从刑警阿勇到禁毒先锋,那些惊心动魄的“威水史”,他都是笑着带过。

  杨利勇是广州市公安局白云区分局禁毒大队大队长,曾获评“全省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禁毒工作先进个人”“羊城首届最美退役军人”,曾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

  “我就不信我干不掉这个案子。”奋战在禁毒一线17年,他常说这句话。

  2016年3月,他临危受命,从广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调任白云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大队长、白云区禁毒办副主任,带领全区禁毒力量,用三年实践,创造“白云经验”,助力白云区摘掉毒品中转站、集散地挂牌整治地区的“毒帽”。

  他说,做一名缉毒民警,必须要有信仰。这个信仰很朴素——天下无毒!

  

  刀尖上行走

  从毒贩腰间摸出上膛手枪

  

  像他的名字一样,杨利勇是一个越战越勇的人。

  20年多前,他还是刑警阿勇。有一次在广州街头执行反扒任务,小偷操起两把菜刀就甩过来,他没有怕。

  后来,他主动申请调到禁毒支队,成为一名缉毒警察。没过多久,战友吴桂忠在与毒贩战斗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他送了战友最后一程,也没有怕。

  越是艰险越向前,他告诉记者,挑战反而让他更有信心。

  禁毒工作有多险有多苦?他参与侦办的第一个毒案就给他上了“第一课”。

  “一天晚上,我跟着老同志们去外线侦查,外面狂风暴雨、雷鸣电闪,我们到一大片山林里寻找制毒窝点。”杨利勇回忆,深夜,大雨中,一个新兵和一个老师傅在深山里兜来兜去,分头找窝点。那个场景,他至今记忆犹新。

  缉毒警察是一个在刀尖上行走的职业,这些惊险经历,杨利勇后来还经历过很多。

  一次抓捕毒贩,气焰嚣张的嫌疑人扬言,谁去抓他,他就要跟谁同归于尽。

  这是一个有持枪支弹药武装贩毒迹象的团伙,杨利勇带队直捣毒贩老巢。嫌疑人被按倒后还不停地把手伸向腰后,杨利勇和同事一摸,马上大喊:“有枪!有枪!”果然,警方在嫌疑人身上搜出两支上膛手枪。

  这些经历,让他意识到禁毒工作的复杂。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怎么灵活处理各种突发状况?有了这些经历,缉毒警察阿勇变得有勇更有谋。

  

  迎接新挑战

  中外联合破抛光机藏毒案

  

  2016年,杨利勇的挑战再次来临。

  2015年12月,国家禁毒委将广州市白云区定为毒品中转站、集散地挂牌整治地区。“你敢不敢去挑战一下?”因为领导这句话,杨利勇接下了这个挑战。2016年3月,他调任白云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大队长、白云区禁毒办副主任。

  初来白云,怎么打开局面?一开始,杨利勇连续3个晚上睡不着觉。

  “多难都要做!”突然而来的挑战也激起了杨利勇的斗志。

  2016年3月,一名白云快递小哥举报4台准备寄往境外的空气压缩机疑似藏有毒品。杨利勇带队跟着这个线索追查,最终截获毒品、追查毒源,成功破获该案。“这个案子的破获打响了第一枪,用实力证明了白云禁毒整治的决心。”

  不久后,他又带队漂亮地破了一个涉毒案件。2017年,白云区某物流仓库发现一批准备寄往印度尼西亚的抛光机夹藏毒品冰毒250多公斤。收件人远在海外,能不能捕获“大鱼”?很多人心里没底。看完现场,杨利勇淡定地说:“没事,好办。”

  为避免打草惊蛇,他大胆策划了控制下交付方案,在上级禁毒部门协助下,联合印尼警方,把250多公斤冰毒按原路线运抵印尼。

  在他的指挥下,专案民警花了几个月摸清楚了该链条上所有藏毒窝点和涉案对象,作为指挥员,杨利勇甚至要求自己要熟知每个涉案对象的生活习惯、心理状态。

  一切准备就绪,在毒贩准备交货的关键时刻,杨利勇镇静指挥,中、印两国联合收网,广东、陕西两省六地同步抓捕,抓获犯罪嫌疑人7人,缴获冰毒5公斤、伪装工具一大批、毒资90万元。在印尼当地同步抓获涉毒外籍人员5人,缴获冰毒255公斤。

  因成功完成境内外控制下交付抓捕,实现全链条打击,该案获评“2016-2017年度国际执法安全合作最有影响力案例”。

  “我办了这么多年毒品案件,就不信我干不掉这个案子。”杨利勇说。

  

  三年禁毒整治

  创“白云经验”助力“摘帽”

  

  以打开路,杨利勇带队在白云“杀出了一条血路”,但要转变白云毒情,单靠打击还不够。

  三年禁毒重点整治中,针对白云“毒品集散中转”突出问题,杨利勇想了很多办法,甚至自己设计禁毒宣传形象。

  在他的带领下,白云区开创适合本地实际的禁毒方法,创造多个可复制、可推广的“白云经验”;打造白云禁毒技战法;强化禁毒教育工程,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百日禁毒攻坚行动;狠抓科技治理物流,参与制定“五个百分百”物流寄递管理规定,切断毒品中转集散路径等。

  从无到有、从有到专。三年之后,“白云经验”走在全国禁毒前列并得到同行认可,中央政法委和公安部将之在全国推广学习。

  2018年12月,白云区通过国家禁毒委验收,宣布成功摘掉禁毒重点整治的“毒帽”。

  数据显示,2016年禁毒重点整治以来,白云区侦破毒品刑事案件3000余宗,打掉涉毒团伙90多个,处理涉毒品违法犯罪嫌疑人25000余人,缴获毒品2000余公斤;破获公安部目标案10宗、省目标案30宗、组织网络案28宗,白云区禁毒执法打击综合效能一直排在广州市前列。

  

  缉毒有信仰

  不怕付出,只愿“天下无毒”

  

  做了17年缉毒民警,杨利勇总是带着笑脸干活。他说:“做一个缉毒民警,要有信仰。”

  这个信仰是什么?他告诉记者,这个信仰很简单,就是“天下无毒”。“我们全力以赴,不怕付出,也不需要回报,只希望把毒品这个危害国家和社会的东西除掉。”

  做了17年缉毒民警,杨利勇少有落泪。最让他动容的不是血与火的拼杀,而是一次极为平常的抓捕瞬间。

  几年前一次抓捕涉毒嫌疑人的行动中,他将嫌疑人带出家门的瞬间,正好遇到嫌疑人的女儿穿着校服、推着单车回家,亲眼看着民警们把她爸爸从家里抓走。

  “那一瞬间,女孩的两行眼泪唰地掉下来了。她知道她爸爸做了坏事。”杨利勇回忆,当时,他马上去安抚女孩,叮嘱她要好好读书,不要受影响。女孩懂事地告诉他,她会去找外婆,安排好自己今后的生活。

  听了女孩的话,杨利勇眼眶湿了。几年过去,这个场景一直深深刻印在他的脑海中。

  他时常会想:“这个孩子怎么样了?她的未来会不会因为我们这次抓捕而改变?她在成长过程中要经历多少来自周围人异样的眼光?她的内心要多强大才能承受外界的非议、可惜、哀叹?”

  从警多年,面对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他没有怕过,这样的场景却让他百感交集。在他看来,每一个缉毒民警关于“天下无毒”的信仰,最终都映照在一个个家庭、孩子身上。

  “这样的场景改变了我,也激励着我。”他告诉记者,他的目标是,希望通过缉毒民警们的努力,挽救更多人,树立整个社会拒绝毒品的认知。

  毒情持续向好的新形势下,怎么继续守好这扇大门?近几年,杨利勇带领团队将全链条打击融入常态化工作,以更强的力度开展日常管控。

  “我必须用我最大的能力做好禁毒工作,不要让这样的场景重演。”他说,“这个目标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