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宝芬近照 |
开篇语 广州是千年商都。为弘扬老一辈广州工商界人士的爱国爱党光荣传统,广州市工商联推出百年穗商情专栏,书写优秀穗商的深沉家国情怀,通过他们的故事让读者了解广州工商界人士紧跟党走、为国家建设倾力奉献的故事。 从1958年到1997年的近40载,周宝芬一直担任广州市工商联副会长。“公家的事要上心”这句口头禅,这位年近百岁的老人践行了一生。 1948年,25岁的周宝芬挂帅家族企业源昌肥皂厂,成为华南地区“枧王”(广州话意为“肥皂王”);新中国成立后,31岁的他带领家族企业在广州第一批申请公私合营企业;改革开放后,周宝芬为广州对外开放、发展经济、紧密粤港合作创造了多个第一……作为国家辉煌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在周宝芬的身上,浓厚的家国情怀体现得淋漓尽致。 战火中锤炼出的华南“枧王” 从爷爷周在秀的杂货铺,到父亲周宪矩创办的华南地区最大的肥皂生产企业——广州源昌肥皂厂,在两代人的努力下,1923年周宝芬出生时,周家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民族资本家家庭了。 海珠区龙凤街龙骧大街6号,一座民国豪宅静静地屹立了近一个世纪,老宅的第一任“主人”就是周宝芬的父亲周宪矩。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周宝芬却非顺风顺水,幼年时期的两次意外受伤,在当时都险些危及生命,但磨难同样锤炼了幼年周宝芬的心智和毅力。小学毕业后,抗战开始,周宝芬的生活和学习都随战火飘摇,于是父亲带领全家前往香港,就在香港买了一间中华枧厂继续做肥皂生意,一直持续到1941年12月香港遭日军轰炸沦陷,留下大哥、二哥在香港,父亲带领全家十口人返广州住一德路已被坏人烧了一部分的工厂,他是唯一的劳动力。10人当中,父母亲大嫂带领三个小孩,还有4、5、6、7、8弟妹都是年纪小的,父亲决定启动广州源昌复厂计划。 彼时,刚满18岁的周宝芬因战事被迫暂停了在岭南大学的学习生涯,成为家中仅剩的一个能同父亲返广州办厂的劳动力。自此,周宝芬开始正式参与肥皂厂的经营。 “那时父亲的身体已经不太好,开始有意教我如何制作肥皂。但为了保密配方,父亲教我的时候都会用英语,因父亲是识英文的。”周宝芬回忆道,原来工厂的设备已不能用,父亲把几个香料桶每个100加仑的铁桶作为煮肥皂工具,没有搅拌机,只能用自己的手去搅拌。在这样的环境下,周宝芬以每天10小时的强度日日工作着,制肥皂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流程都烂熟于心。 抗战胜利后,周宝芬得以重返岭南大学读书,在这里,他深刻领悟到要“作育英才 服务社会”的校训精神,并受益终身。 1948年,父亲留下周宝芬负责源昌肥皂厂生产,携其余家人去香港另谋发展。周宪矩一辈子相信知识就是力量,他托付周宝芬传承他的实业,实现实业救国的梦想。就这样,广州新皂王、25岁大学还未毕业的周宝芬顺理成章接厂长帅印,成为岭南地区著名的源昌肥皂厂的“少帅”。 第一个吃公私合营“螃蟹”的广州商人 1954年起政府进行公私营试点工作,在广州有计划地开展了,对于小商店、小作坊数量众多的广州而言,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尤其艰难。而此时,多次去上海考察公私合营企业的经历坚定了周宝芬进行公私合营的念头。 经过反复、慎重的考虑后,周宝芬于同年3月提交申请。7月1日,源昌肥皂厂成为广州最早实现公私合营的10间厂之一,而周宝芬成了当时唯一一个任正厂长的资方代表。 1956年轰轰烈烈的全国公私合营完成,周宝芬从源昌正厂长调任到广州日用品公司副经理兼总工程师。在周宝芬心中,个人命运早已和国家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多工作”的信念烙印在周宝芬心上,一留就是一辈子。 1958年,下放干部到农村锻炼的号召开始了,在广州市政府各部门共同决议下,市郊黄陂乡(今天河区)一个名叫筲箕窝的山地成了广州的劳动之地。时任广州市工商联副会长的周宝芬主动申请当农场场长,并在农场经营步入正轨后,带头修建起了筲箕窝水库(今龙洞水库)。 在当时堪称恶劣的条件下,周宝芬一边发动自己的港商资源、一边寻求省水利厅帮助,最终采用水利充填法完成了水库建设。水库建成后,库容300万立方米,下游渔沙坦地区避免了洪水之灾,100多亩因洪水冲刷不能耕种的土地成为良田,灌溉受益土地近万亩。大大改变了筲箕窝地区的面貌,为该地区和下游地区的工业农业和旅游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993年2月,龙洞水库纪念碑竣工。在揭幕仪式上,周宝芬在现场提到:“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就一定能建设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祖国。” 以“商人本色”投入粤港澳建设中 全力为国家的建设奉献,服务社会的理念一直驱动着周宝芬。早在1956年,周宝芬第一次以广东工商界人士的身份列席全国政协全体会议,这让他有了一种真正成为国家主人的感觉,深感人活着不仅是为了自己、为自家而活,还要为他人、为国家做事。 由于个人和家庭经历,周宝芬对港澳十分熟悉,“中间人”成了周宝芬的一个重要身份。 1977年秋季,周宝芬在与爱国港商、石油巨子刘浩清交谈时介绍广州人吃鸡蛋难、吃鸡更难的情况。刘浩清随后与邓焜出资,许志俭出技术,为广州捐建了一个“机械化养鸡项目”,这也是全国首个接受境外资金和技术的开放项目。1978年年初,广州第一个机械化养鸡场在今广州黄埔区动工兴建,当年年底就陆续投入生产,为解决广州人吃鸡蛋难、吃鸡难作出了很大贡献。 改革开放初期,广州的猪肉还是凭票供应。上海籍工商界人士得知周宝芬在港,主动邀请他吃饭,席间提出要捐赠良种猪,并即席纷纷解囊捐赠,在座6人每人捐5万元共30万元。这就是上海工商界捐赠购买良种猪的第一笔资金。周宝芬回广州,向市领导汇报这件事,不久,市政府决定由市财政拨款,在今白云区太和镇建造一个现代化良种猪场,争取早日结束广州吃猪肉难的问题,而引进良种猪的任务由周宝芬负责。 周宝芬接了任务,便在港找到在大学农学院毕业而在港加多利农场工作的同学李啓基,邀请他帮助,他主动并偕同女婿前往英国,在同一间良种猪场挑选购买,为的是避免其他猪场有病毒的猪,买96头猪,四个品种,每个品种有两个家族,每个家族有一头公猪、五头母猪,避免近亲交配。96头猪由他的女婿沿途陪同照顾,同机回港后转运到广州入住猪舍,得到猪场职工的悉心照顾,对它们进行养育和繁殖。这些良种猪便逐渐壮大和增多,这样便逐渐解决广州吃猪肉难的问题。 引进良种猪的问题,是克服重重困难,在上海工商界人士和香港专业人才的支持下,周宝芬成功完成了任务。 1978年年底,为了支持广州卫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周宝芬在广州市政府的支持下,将爱国港商捐赠的325万港元巨资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及广州的学校采购了医疗设备和教学用品。“公家的事要上心。”在整个采购设备期间,周宝芬和同事们抱着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货比三家,把好质量关,同时竭尽全力开源节流,将暂时没有花出去的捐款放在银行支取利息,最终这笔325万港元的捐款变成了价值350万港元的设备运回了广州。 改革开放后,由于以往积累下的和香港工商界人士的良好关系和对香港的熟悉,周宝芬成为中国国际投资信托公司筹建小组中的一员。1985年,广州决定在香港创办“窗口”企业,周宝芬又被提名担任越秀公司副董事长。在越秀公司的5年间,周宝芬坚持不拿公家补贴,千方百计为企业开源节流。 离开越秀公司后,周宝芬继续担任第七届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并连任第八届,同时还任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至1998年3月退休。 从华南“枧王”到社会主义建设者,周宝芬用人生奋斗的履历书写了一位穗商直面曲折艰苦,尽全力跟党走、服务社会的故事,唱响了一曲深情的“爱国爱家”之歌。 (广州市工商联 广州市总商会 孙晶 杭莹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