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清朗”行动进行时,少年自省亦可期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10月22日        版次:A11    栏目:堂上作文    作者:林笑乐、黄胜

  (本栏目与广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联合主办)

  

  编者按

  

  当下,国家针对互联网乱象进行整治的“清朗”专项行动正在进行。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学生的这篇“生活札记”,也不约而同地触及了这个网络问题。我们特刊登此文以及作者同班同学的部分点评,和读者一同来体会当代中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对“学术写作”的初步尝试。

  

  学生习作

  

  网络众生相里看舆论潮

  □林笑乐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1)班

  

  “这时代很奇怪。大多数人都未曾思考过任何严肃的问题,却竟然对任何严肃的问题都有自己的观点,并依照这套观点去党同伐异。大多数人不再尊重文化,却竟然狂热地拥护着某种文化,并将它当作一种用来对抗其他文化的武器。”这段话来自一位网络原创者maki_hisane。这或许道出了某种互联网的特性:舆论正在被滥用。

  针对互联网和舆论的特性,本文将作出一些合理假设,并结合互联网上一些常见事例,希望能为“如何对抗歪曲的舆论潮”给出一些宏观或微观方案。

  首先来看四类在互联网上常见的现象:①社交平台上两大阵营评论区中的对骂;②群体出于道德优越感(无论旁人看来合理与否)对于个体的人身攻击;③人们对于“血淋淋”的“真相”(无论真实与否)的探求;④评论区偶然引发的类似“甜咸大战”的“无厘头”讨论。

  不难发现其中都存在三个诱因:

  其一是舆论的惯性。“先入为主”会让最初的观点而非后续对立的观点更容易被人直接吸纳,出于逻辑惯性而被认同。人们都会下意识地维护自己的观点,可能还会进一步演变成为党同伐异、人身攻击等狂热行为。

  诱因之二是“信息茧房”效应。“信息茧房”多指在大数据智能推送影响下,人们接触到的信息普遍局限于自己喜爱和能接受的。这反过来又影响智能推送,成为一种恶性循环,让人更趋于片面、偏激。

  本文的语境中,引发“信息茧房”的就包括了“水军”和营销号。“水军”是指并无自身观点、仅为了转发评论以获得报酬的一类人;营销号则是指不管质量、只为博点击量以谋利而肆意转发、搬运那些博人眼球的文章且自命为“创作者”的账号。二者都具有虚拟性,都是“创造新身份”难度低的网络环境产物。

  在前文所举的第①类现象中,双方阵营若都是明星粉丝团体,请“水军”帮忙的情况就很常见。舆论冲突中,胜利的一方,通常是“水军”主场作战,旨在营造一个评论如一、未见反对声音的“茧房”;在第③类现象中,猎奇心理是谣言能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更直白地说,就是营销号在卖“人血馒头”。而编造谣言的利益相关方,有时也会借助“水军”操纵舆论偏向。“谎言重复一千次就成了真理”,“信息茧房”更为固化舆论惯性煽风点火。

  诱因之三是群体心理。这必然带来个体虚无和群体攻击性。心理学家勒庞在其著作《乌合之众》中提到,被群体意志感染后,个体会丧失其原本高文化素养带来的判断力,盲目地跟随领袖。此外,群体意识的产生不一定受空间限制,网络也可以成为其摇篮。网络还有催化群体意识的诸多有利条件,如信息传递的即时性、媒体的多样性(如视频、交互性内容),以及最为重要的虚拟性。群体意识一旦形成,它便会增加群体狂热的烈度,或演变为上述第④类现象中的并无意义的“口水战”;更恶性的情况是,会转变为第②类现象中的网络暴力,对当事人带来严重的心理甚至生理上的伤害。

  至此,不妨作一个小结:舆论先入为主的特性、网络上的“信息茧房”,以及群体对个体思想的干扰,这三者会共同导致一些狂热思想的扎根和生长。

  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症下药”——对于舆论先入为主的特性和“信息茧房”,我们须从微观上破解;对于强化网络规范性,则需要从宏观上完成;至于群体意识的影响,通过强化网络规范或许能得以控制,通过改变网络机制或许还可以进一步弱化。

  从微观上,要通过改变个体来化解。比如学会质疑“先入为主”的观点。所谓质疑,是指“除了原则以外的新观点,都不应该被盲信”;面对“茧房”,我们则需要刻意去搜索其对立面的观点,通过大数据提供的更多信息,广撒网而“渔”。

  宏观上,我们应思考如何处理虚拟网络的“失(去规)范”,又不损其虚拟性对网络民主生态建设的意义。或许可以设想,在网络平台上设置匿名、实名两种类型的账号。匿名账号仍可不受限制,当然言论仍必须受网络规范;实名账号仅限用身份证号码去有限量地申请,且一旦因违规被封号就无法再额外创建;其他用户则可以设置仅查看实名账号发布的信息,屏蔽匿名账号;同时要协调性地加强对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这样应能使“水军”或营销号在平台上的违规等行为得到限制并付出更大代价。相信愿意拿实名号冒险并进行“网暴”的人本就是少之又少的,这样用户只要选择仅查看实名账号的发布内容,就能减少受到的伤害。

  当然,最终的解决方法还是理性的个人独立思考,完善平台实名制始终只是辅助。笔者的一二拙见,如有被采纳的价值,愿助互联网风气清朗。  

  

  同学众议

  

  ◎周子衡:

  

  本文十分精彩。围绕网络舆论所产生的种种问题,本文前半部分详尽理性地分析了三个重要成因,后半部分则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

  不过这三个对策在实行上仍有巨大的挑战:理性、质疑观念的培养,需要基础教育对思维训练的重视;“信息茧房”的破解还需要媒体担起更多责任,勇于发声、注重客观,也需要管理部门放松限制;而规则与自由的尺度,更需要微妙地调整。希望能看到更多对策的分析——关于实名制的设想,“只读实名”这个设想很有价值。

  语言方面,本文文风朴实理性,虽文采稍逊,但更体现出严谨性。结构上,建议前面的溯因部分更简洁,篇幅更多留给对策分析。

  

  ◎王诗乐:

  

  本文语言冷静客观,逻辑结构清晰,对互联网及舆论的探讨与分析十分详细,列举的四类案例均较典型,具有讨论价值。笔者从人类心理特质、舆论催化工具、舆论规则等角度分析了舆论的成因,引发我的联想:其实不说互联网,人类作为群居动物,身处各种群体当中所受到的“盲信”力量的影响可能已大大被自己低估。即使在缺乏虚拟性的现实生活中,也需要努力摆脱惯性、保持批判与理性,才能让我们尽可能打破自身的局限性。

  本文提出的解决方案虽点明改进方向,但恐怕难以实现,比如“质疑原则”的落实就比较依赖于个体意愿。另外本文篇幅较长,建议在行文中增加观点的密度。

  

  ◎谭欣彤:

  

  本文结构严谨,具体详细地分析了当代网络舆论问题的成因和对策。对于文中观点,我有几点补充:一是四类案例中,诱因其实可以归结为网民素质的低下和大媒体、大营销号对舆论的引导;二是作者提出的对策很有创意,但实施起来还有一定挑战。中国互联网的风气,我们还要一起努力。

  

  教师点评

  

  作为任课的语文老师,我想说明一下当初布置学生写作“生活札记”的出发点:第一,我希望他们能热爱表达。而“热爱”首先要无惧表达。所以我从不给他们“命题”,家事、国事、天下事,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虚构、非虚构,都可以;第二,我鼓励他们主动寻找读者,求取评语。通过树立读者意识,形成分享探讨氛围,可以刺激他们的写作表达欲望;第三,这样的自主作文,对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热爱并习惯写作表达,最终更好地适应应试作文,显然是很有效的。我做过五届这样的生活札记自主作文实验,到了高三,当学生在热爱表达、无惧写作的基础上再去适应应试作文,比视作文为畏途而被动“应试”,出手都会高太多。在2009、2012、2014届,我带的奥班都有学生写出了考场高分例文,有些还被登在报刊上,其实他们的考场作文选材很多就来自于写了三年的生活札记。

  这篇习作是我第一次从高一学生所写的生活札记中看到的母语类“学术写作”。作者可能也没料到,他思考的问题正是“中央网信办正在考虑的事情”。所以我是惊叹的。他的思考,恰恰说明这一代中学生,并不是成人们现在所担心的“全被内卷成做题家”的一代。

  记得去年3月,一封“火箭发射失利,初中生写给科研人员的信”刷屏网络,网友也给这位初中生留言:孩子,请继续保持热爱。同样,林笑乐同学对“网络舆论成因、影响及引导策略”等问题的关心与探讨,我们无需从学术角度去质疑,也无需从写作得失角度去评判其存在价值,我们只需要期待,将来如果有进一步研究的兴趣,他完全可以将其所关心的社会问题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继续深入探讨下去。

  (华南师大附中语文高级教师 黄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