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低碳发展 探索新产业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10月29日        版次:T07    栏目:早布局    作者:陈亮

     碧道沟通城乡山水 羊城晚报记者 宋金峪 实习生 方宁 张子澄 摄

     游客享受美好生态 羊城晚报记者 宋金峪 实习生 方宁 张子澄 摄

     再生水厂变身花园 羊城晚报记者 邓勃 通讯员 李剑锋 摄

     设施传递几何美感 羊城晚报记者 宋金峪 实习生 方宁 张子澄 摄

  

  羊城晚报记者 陈亮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广东率先布局绿色发展,深入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在碳排放交易、河湖治理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

  广东是我国第一批低碳试点省,也是国家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之一。“十三五”以来,广东先后发布多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领域规划和工作方案,积极探索低碳发展体制机制,以22.35%的下降量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简称“碳强度”)下降约束性指标。从“十二五”到“十三五”,广东碳强度累计下降超过40%,2020年碳强度为全国第二低位,仅高于北京。

  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于2012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建设,2013年正式运行。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省碳交易实行配额有偿和免费发放结合,并与广东首创的公众低碳激励机制——碳普惠制度相结合。

  目前,广东省碳市场年度排放配额总量达4亿吨左右,配额规模排名全国第一、全球第三。广东逐步将占全省碳排放约65%的钢铁、石化、电力等六大行业纳入碳市场范围。截至2021年7月31日,配额累计成交量达1.96亿吨,成交金额达44.5亿元,均居全国各区域碳市场首位。

  2017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发布了省级层面系统化建设方案——《广东省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实施方案》,随后启动首批试点项目建设,并受邀参加联合国气候大会中国角等平台开展近零碳宣传、交流。

  与此同时,广东大力推进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创建,深入推进万里碧道建设。2018年以来,广东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87.3%,比2015年提升9.8个百分点,9个劣V类国考断面全部消除,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的527条黑臭水体全面消除,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9.5%。

  广东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越来越好的生态环境保障。2019年以来,在广东省内十多个地市,野外监测拍摄到数只野生中华穿山甲的活动影像,广东海域中华白海豚数量增加到1800多只,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