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 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县委领导下,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之旗插在太行山巅。 红旗渠在太行山上蜿蜒流淌至今,它是滋润百姓的“生命渠”,是催人奋进的“幸福渠”,更是永不断流的“精神渠”。 “生命渠”滋润心田 晋、冀、豫三省交界的林州,山多水少,缺水是千百年来最深、最痛的记忆。 缺水久矣,盼水心切。尽管人们曾经努力,但缺水历史并没有终结,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还有人因打翻水桶而自责上吊。31岁的县委书记杨贵站了出来,多方考察后,县委决定从山西平顺县引浊漳河水入林县。 这是一项充满风险的决策。杨贵不仅面临工程技术上的考验,还面临政治前途上的风险。 “我们可以坐着等老天爷的恩赐,这样我们的乌纱帽肯定保住了,却战胜不了灾害,遭殃的是人民群众。”掷地有声的话语,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担当。 为民修渠,赢得百姓的支持与拥护。县委征求意见时,林县百姓说:“国家没钱,我们自带干粮也要修成,这是祖祖辈辈的大事。” 宁愿苦干、绝不苦熬。10万建设大军苦干10年,硬是用双手“抠”出一道长1500公里、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的生命长渠。吃水问题得以解决,数十万亩耕地得到灌溉,一泓清水流进百姓的心田。 “幸福渠”催人奋进 林州人骨子里是不甘落后的,红旗渠让他们的脊梁挺得更直。 当年修渠,有一首为小推车所作的歌:“山里人生性犟,后面来的要往前面放。”意思是大家一起推车,歇脚时,走在后面的人一定要把车放到前面才停下来。 修渠10年,一种逆流而上啃下硬骨头的劲头,融入了人们的血脉。 张益智出生第二年,红旗渠全面建成。那是1969年7月,刚结束十年奋战的人们豪气干云。耳濡目染下,他继承了太行山石般的坚硬个性。 由于家贫,张益智16岁就外出打工。他吃苦耐劳,勤学好问,19岁时成了瓦工班长;21岁,当上管理工人的工长;26岁,他成立建筑公司独当一面。2012年,张益智接手家乡几乎废弃的万泉湖景区,开始新的奋斗。张益智的经历是千千万万林州人的缩影—— 上世纪60年代“战太行”,人们用双手挖出千里生命渠; 上世纪80年代“出太行”,10万大军在全国打响建筑金字招牌; 上世纪90年代“富太行”,带着赚回的第一桶金,林州人回家建厂开工,富裕家乡; 新世纪里“美太行”,林州转变发展思路,走向低碳环保经济。 今天,林州打赢脱贫攻坚的硬仗,实现全面小康的梦想,走上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如今,林州百姓已不再为饮水而担忧,中国人民已不再为温饱而发愁,但默默流淌在太行山上的“幸福渠”,将一直见证中华儿女团结奋斗、追求幸福的努力。 “精神渠”永不断流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很多到过红旗渠的人说,最令人难忘的是水中闪闪发亮的精神。 曾经,修渠人把生命与水渠融为一体;如今,每个人用自己的拼搏抒写新的故事。 2013年,55岁的王生有面临一个选择。担任盘龙山村党支部书记20多年的大哥王自有,在为村里修路奔波的途中突发心梗病逝,村里的“天”塌了。王生有常年在外做生意,因车祸失去一条手臂。乡亲们想让事业有成的他回村接任村支书。 回,还是不回?作为党员的王生有,扛起了全村人的期盼。经过多方奔走和努力,他带领乡亲们将坑洼不平的土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并继续绿化荒山,种植花椒、核桃、中药材,不仅使特色产业更红火,也为发展旅游打下基础。 时光荏苒。从空中俯瞰,盘龙山村蜿蜒的山路如一条长龙,与远山间缓缓流淌的红旗渠遥相呼应。这是跨越半个世纪的沧桑变化,也是共产党员的初心见证。 一切为民者,民则向往之。 对于今天的共产党人来说,红旗渠,既是历史的答案,也是时代的航标。
-
即时新闻
艰苦创业 团结协作
——红旗渠精神述评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11月12日
版次:A03
栏目: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