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 记者李焕坤报道:农业农村部日前公布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的新增项目,广东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广州市海珠区)为广东省唯一入选的新增项目。 广东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核心保护区包括海珠湿地区域及官洲街仑头及华洲街土华、小洲、龙潭等四个经济联社,占地总面积约为1100公顷,重点保护海珠湿地范围内的高畦深沟农业景观、古树资源以及湿地周边龙潭村等4个村社的不可移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什么是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 海珠区地处珠江三角洲弱潮河口,被珠江前后航道环绕,为广州市唯一的岛区,区内分布着74条河涌。两千多年来,海珠先民通过顺涌建围、设置闸梪、挖沟抬畦、沟(涌)泥上田,提高土壤层高度和深沟蓄水调水,以抵抗潮汐涨潮、台风、干旱等广东常见极端天气影响,发展出旱作为主、兼顾养殖的“基围+水梪+高畦深沟+园艺作物+禽鱼养殖”生产模式及“水—果(菜、花卉)—草—鱼—鸟”完整生态链。海珠区的高畦深沟系统始于秦汉,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仅海珠湿地及其周边地区的高畦深沟农业系统存留面积超过800公顷,畦面超过2200块,深沟超过9500条,水梪数量超过400个。 申遗专家组组长、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赵飞表示,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农业文化遗产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独特价值:首先是历史文化的独特性。从全球视野看,珠江三角洲的高畦深沟系统史籍多有记载,一些学者在清末、民国时期对海珠区的高畦深沟已有记录与研究;虽然印度及东南亚一些国家有高畦深沟生产方式,但尚未见有关起源及历史的介绍。第二是地域特色的独特性。千百年间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的发展与兴盛,是海珠区特有的水土自然条件与历史时期广州近郊商品农业的发展合力造就的,故而该遗产具有自然与人文因素的双独特性。第三是保护方式的独特性。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之所以得以良好存留,是因为政府部门对海珠湿地前身万亩果园采用“只征不转”模式,化解了困扰万亩果园多年的“城市之肺”与“农民之胃”如何兼得的难题。
-
即时新闻
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入选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11月22日
版次:A04
栏目:
作者:李焕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