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外国在港商界“云参访”大湾区活动成功举办

投资粤港澳大湾区 共享中国发展机遇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11月27日        版次:A04G    栏目:    作者:宋王群

  

  羊城晚报记者 宋王群

  

  “近水楼台先得月”,26日,由外交部驻港公署与香港特区政府、广东省政府共同主办的“对接新机遇,助力新征程”外国在港商界“云参访”大湾区活动上,外交部部长助理吴江浩以此形容在港企业所处的地理优势。

  当日的“云参访”大湾区活动在香港主会场和深圳分会场、线上线下同步举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黄柳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外交部部长助理吴江浩、外交部驻港公署特派员刘光源分别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国家发展改革委、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东莞市负责大湾区事务的政府官员,大湾区知名企业代表,外国在港商会、香港本地商会以及企业负责人等约百名代表现场出席,数百名外国在港企业代表“云端”参会。

  

  大湾区建设成绩斐然

  

  据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祝永辉介绍,大湾区的GDP总额已达1.7万亿美元,人均超2万美元,拥有5.3万家高新科技企业,已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现代化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不断深化,大湾区要素跨境流动更加便捷高效,人员货物流动、专业资格认可和商事服务以及金融等服务业开放方面持续推进;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加快形成。

  刘光源表示,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大湾区在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进程中,既有先发之利,又有地利之便,日益吸引国际投资者的目光。国际权威机构预测大湾区经济总量2030年将达到4.6万亿美元,成为当之无愧的投资圣地和掘金富矿。

  

  打开湾区市场独一无二的“钥匙”

  

  林郑月娥在活动中表示,大湾区的建设同香港的发展相得益彰,香港的基础研究和高等教育同内地制造业高度互补,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为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的建设安上有力引擎,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为外资进入大湾区和内地提供绝佳平台。

  “在构建国家新发展格局的征程中,香港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交汇点、促成者的作用凸显。”刘光源表示,香港正迎来由乱转治、由治及兴的重要转折,在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前,抢搭中国发展这趟高速列车,香港是不容错过的“车站”,打开大湾区这个大市场,香港是独一无二的“钥匙”。

  

  外国在港企业“近水楼台先得月”

  

  香港投资推广署调查显示,2021年赴港投资的外资企业中,58%是着眼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前景而进驻香港,这充分显示了外国商界对大湾区建设的重视和期待。

  事实也是如此,当日“云参访”大湾区活动吸引了各国在港商会积极参加,并一致称赞此次“云参访”大湾区活动形式新颖,在当前疫情延宕的形势下正当其时、正合所需,是一场信息和视觉的盛宴。“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对中国经济和大湾区发展光明前景的信心,热切希望从大湾区建设中获取发展机遇。”外国在港商会代表纷纷表示,香港在中国新发展格局中的独特优势有目共睹,随着香港形势不断趋稳向好,将推动本国会员企业尽快行动起来进军大湾区,以香港为平台经略内地、开拓亚太,分享中国发展红利。

  吴江浩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十四五”规划为大湾区建设描绘了宏伟蓝图,大湾区将成为“一国两制”下内地与港澳深度对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投资粤港澳大湾区就是投资中国,拥抱粤港澳大湾区就是拥抱未来。多年来,各国商界扎根香港,为香港繁荣稳定和中国改革开放作出积极贡献,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更好发展。希望你们利用‘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天然优势,继续深耕香港、深耕中国,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平台,集众智,汇众力,共享中国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