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华教授正在问诊 |
顾客体验中医音乐治疗 |
文/陈辉 图/受访者提供 冬季天气寒冷,光照时间短,加上疫情,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容易积累一些负面情绪,导致生物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造成情绪与精神状态紊乱,这种现象称之为“冬季抑郁症”,又称“季节性情绪失调症”(SAD)。世界中联音乐疗法专委会会长、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津贴专家王新华教授建议,这部分人群可尝试“中医+音乐治疗”身心同调,效果更好。 老年人是抑郁高发群体,多见这些体质 老年人是抑郁高发群体,王新华教授分析,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找原因。首先是生理,《黄帝内经》中说,女性“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男性”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意思是女性过了49岁,男性过了64岁形体逐渐衰老,生育能力衰退,肾精不足化生元气力弱,总的来说就是身体不可逆转地在走下坡路。中医有“形神合一”说法,生理的衰老就直接影响到心理了,阳气振奋不起来,精神自然很难像过去一样饱满、热情了。心理的改变还会受到社会因素影响,老人退休后,离开工作岗位,特别是此前担任领导的,难免会有失落感,活动交际的范围在退休后也会缩小,如果不能很快调适好,还可能产生无价值感,这些都会增加老人出现抑郁的风险。进入冬季后,日照时间短、运动少,老人抑郁发作加重的几率会更高。 王新华教授介绍,从临床观察看,出现抑郁的老人体质辨证以阴虚、阳虚、阴阳两虚、肝气郁结、夹痰夹瘀为主。对于抑郁的老人,他建议要坚持规范的心理和药物治疗,“中医+音乐疗法”是近年来不断得到认可的一种古老而又新兴的治疗模式。 中医音乐治疗要辨证、善补 就在今年,紫和堂开设“中医音乐治疗专科”,以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形神合一等理论为指导,通过中医专家辨证论治、中医传统疗法与音乐治疗师专业音乐治疗评估定制的个性化音乐治疗双管齐下,有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王新华教授为该学科带头人,还有中医专家和国家音乐治疗师共同组成中医音乐治疗专家团队。 “中医+音乐疗法”听上去很新鲜,其实用音乐调神治病,中医自古有之。王新华教授介绍,元代名医朱震亨就写道:“乐者,亦为药也。”《黄帝内经》中也有“五音疗疾”的说法。 音乐可以分为安静型音乐,兴奋型音乐以及介乎两者之间的轻快悠扬型音乐。安静型如摇篮曲、小夜曲类,适合阴虚火旺或阴虚阳亢、容易发脾气的患者来听;兴奋型如进行曲类,可以振奋阳气,适合阳虚、情绪消沉低落的患者听,如果是肝气郁结的则更适合听轻快的圆舞曲类。“中医音乐疗法”并不是简单地列个歌单,对应自己的体质来听适合的歌曲就行了,王新华教授解释,其中就像中医用药一样要“善补”,“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比如说面对一个肾阳虚的患者,医生不能一股脑开一堆温补的药,而应该以滋阴的药为基础,这样“阳”才能补得进去。音乐疗法也是这样,对于情绪消沉的患者上来就是振奋的进行曲,可能会让患者感到烦躁、抗拒。正确的顺序是先让他听平静、舒缓的音乐,再慢慢过渡到欢快,进而激昂的音乐。 主动式治疗可让效果事半功倍 患者来到紫和堂中医音乐治疗专科,先有中医专家进行辨证论治,然后无缝对接到音乐治疗师,后者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和评估结果为他制订治疗方案,开始音乐治疗。 有些失眠的患者向音乐治疗师反馈:“我已经很久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舒适的觉了,虽然刚才的音乐引导想象我没有跟着您的引导语走完全程,但我在刚刚那一会儿的梦里,竟然找到了一种久违的平静,醒来之后的感觉很清爽。” “引导—想象—聆听,只是音乐治疗的一种形式,属于被动式治疗,其实我们更鼓励患者在这个环境里熟悉、放松后,再进入主动治疗。”王新华教授介绍,音乐治疗室里放着各种乐器,患者不需要懂得专业的乐理知识和演奏技能,只要跟随了音乐的旋律,自己随意演奏即可,患者还可以跟着音乐、歌曲一起歌唱,甚至站起来跳舞。如果患者有一定的乐理知识,甚至还可以和音乐治疗师一起创作音乐。这种主动治疗模式,效果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