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学会和良莠不齐的网上医疗信息打交道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11月30日        版次:A05    栏目:热点快评    作者:罗志华

  □罗志华

  

  近日,1岁的小宝半夜发烧抽搐,宝爸上网一查,以为是热性惊厥症状,没当回事。可第二天小宝表现反常,在宝妈强烈要求下,一家人带着小宝来到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就诊,没想到被确诊为脑膜炎,疾病凶险,但万幸的是,经过了2周的规范抗感染治疗,这名患儿痊愈出院。个中教训,十分深刻。(11月29日《信息时报》)

  通过网络搜索寻医问药,已成很多人的一种习惯。当前,这种习惯又出现一些新表现,除了通过网络搜索之外,有的还通过“轻问诊”、网友互助式问答、直播间问询等其他途径来解疑释惑。一些人的确通过此类渠道获得了帮助,但被误导甚至耽搁诊疗的现象更为常见。让人困惑的是,除了那些不靠谱的信息不值得一提之外,有时网上信息说的似乎头头是道,但真正按其所提供的方式治疗时,为何总是出错?

  从这个典型案例当中,可以为此类困惑找到答案。这位宝爸上网查阅后得出的结论是,“孩子1岁、发热出现抽搐,是热性惊厥症状,长大一点就好了”。这是典型的单线思维,并且这种思维方式在网上十分常见,即由甲推断出乙,由乙推断出丙,没有旁路可走。但疾病是复杂的,一种原因可以得出多种结论,一种结论也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宝爸获得信息过于简单和绝对,是其险些误事的根本原因。

  更需当心的是,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出现变化,有时甚至是颠覆性的变化。比如,“孩子可能是热性惊厥症状”这个不太肯定的说法并不能算错,但当事人很容易忽略“可能”二字,完全当其为热性惊厥症状来看待。像什么就是什么,将可能性当成必然性,这种十分普遍且看似无关紧要的做法,容易导致出现“言者无错、听者出错”现象。

  一个结论往往由多种原因造成,也是民众在看待医疗健康知识时,需要牢记的一个原则。比如,当前“恐癌”心理十分普遍,部分防癌行为也十分过激,有的老人将可能致癌的食品一概忌口,肉制品稍微煳了一点就不敢再食用,把只属于可能性的原因,当成全部且具有必然性的原因,无论防癌还是防范其他疾病,都容易出现钻牛角尖和不当防范等现象。

  网络信息浩如烟海,医疗健康信息更是鱼龙混杂,既有十分权威的知识,也充满了谣言与谎言。要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管理,减少虚假、伪科学信息,维护好互联网医疗健康信息的生态环境。但想让网上的医疗健康信息和医疗咨询内容都正确,也很不切合实际。学会和芜杂的网上医疗健康信息打交道,方能让网络搜索为求医问路探路,而不是反受其误导。

  避免被此类信息误导的直接办法,是大幅提升民众的健康素养。培育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让民众遵循科学原理、利用科学方法,来甄别网上的医疗健康信息,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