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戏曲界追思粤剧大师陈笑风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12月13日        版次:A03G    栏目:    作者:黄宙辉、陈晓楠

    

  

  文/羊城晚报记者 黄宙辉 实习生 陈晓楠

  图/广州市粤剧风腔艺术研究会提供

  

  

  桃花依旧笑春风。11月29日,粤剧大师陈笑风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98岁。12月11日,粤剧大师陈笑风先生追思会在广州红线女艺术中心举行,戏曲界名家、陈笑风众徒弟等代表,齐忆“大哥风”的艺术生涯与生活点滴。

  

  德艺双馨 行内尊称他“大哥风”

  

  在百花争艳的南粤梨园中,陈笑风的表演戏路宽广、文武兼备、俊逸潇洒、传神逼真;他的唱腔别具一格,抑扬委婉、奔放流畅、声情并茂;他创造了粤剧著名的“风腔”流派,在海内外戏迷中享有“天皇小生”的美誉,是成就卓著的戏剧大师……

  在追思会上,陈笑风的徒弟、广州粤剧风腔艺术研究会会长陈玲玉介绍了陈笑风的艺术人生。“陈老师德艺双馨,行内尊称‘大哥风’。既作人师,他总以身作则;投身艺术,当知艺海无涯。”陈玲玉表示,师门众人将携手研究会同仁,为传承风腔艺术不懈进取,以慰陈笑风对粤剧的无限深情和研究会的殷切期望。

  日前,在香港举行的追思会上,陈笑风当年收的第一个徒弟——香港影视明星郑少秋,深切缅怀陈笑风。郑少秋说:“师父对我影响最深的,是他的处世态度和为人修养,他真的可以说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一丝不苟 潜心钻研粤剧表演

  

  “师父对唱念做打的基本功一丝不苟,对角色的研究和塑造很深。在我演《山伯临终》之前,他告诉我,要抓住‘临终’两个字,声音要收。”陈笑风的徒弟林家宝回忆,他入行接触的第一支粤曲就是陈笑风的《山伯临终》,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陈笑风对表演的“较真”和开阔的心胸,“虽然开创了‘风腔’,但他不让我们固守门派,他教导我们要多接受其他流派的精髓”。

  陈笑风身作楷模、活到老学到老,这种精神深刻感染着同行和后辈。“陈笑风老师读大学的时候学的是建筑,这让我很惊讶。我想着,他对粤剧的理解会不会更加特别?”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把陈笑风视为偶像,一有机会就与陈笑风交流,“他的作品能够流传至今,不单是因为‘风腔’,也因为他对粤剧理解得很透彻”。

  这种透彻的理解,源于陈笑风对艺术的执着和认真。“演戏时要全身心投入。要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观众。”陈笑风的这句话,让广东粤剧促进会会长、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倪惠英至今难以忘怀。她回忆起曾与陈笑风合作演出《红色娘子军》和《红灯记》的经历时说:“陈老师是我的开山师父。他一上台,整个人就充满激情,身上会发光。他总是引着我们入戏。对于粤剧艺术,他会一字一句一音地跟你研究探讨。”

  身为“超级风腔迷”的广州粤剧风腔艺术研究会会员邓伟坚回忆,在一次节目录制中,见到了“超级偶像”陈笑风。但邓伟坚发现陈笑风唱错了两个音,于是回家查阅资料反复确认。为了不显唐突,他又写了一封信,跑到陈笑风居住的酒店,把信塞到门缝下。后来,他意外地接到陈笑风的电话,对方诚恳地道谢,并说:“一个艺人,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才能进步。”

  

  精心栽培 同行徒弟受益良多

  

  陈笑风的艺术人生,影响着同行,以及一代又一代新秀。

  “没有陈笑风老师,就没有我卢秋萍今日。”著名粤剧花旦卢秋萍表示,在她还名不见经传的时候,与陈笑风合作《宝莲灯》让她在艺术上得到很大的提升,陈笑风很乐于提拔后辈,在排戏时会很严肃认真地指出搭档在角色塑造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时,我用现代人的角度表演,而陈笑风老师是完全融入角色来诠释。”想起与陈笑风相处的时光,粤剧名家欧凯明记忆犹新。他在演绎众多英雄豪杰角色时,受到陈笑风的不少提点。在追思会上,他模仿重现了陈笑风指点他时说话的神态和语气。

  晓毅与师父陈笑风结缘于一场演出,后拜入师门。在许多演出中,陈笑风都会亲临现场提点指导。在陈笑风晚年,晓毅去看望他,发现师父在回看自己年轻时的演出。“他说,想从中看到有没有进步的空间。”晓毅说,陈笑风对他最大的启发,是敬畏舞台、敬畏演出。

  丁凡、彭炽权、梁耀安、陈韵红、麦玉清、陈永红、丁纪光等粤剧名家,何笃忠、陈锦荣等著名编剧,梁恒宇、梁风、区建恩、黄耀新、李森荣、庞林辉等弟子也相继回忆了与陈笑风交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