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花都

以人民为中心 打造广州经济和人口重要承载区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12月13日        版次:A04    栏目:    作者:周聪、花宣

     红山村“花海经济”造福村民

     赤坭镇的岭南盆景

  

  文/图 周聪 花宣

  

  广州花都区近日举办了2021“媒体看花都”活动,中央、省、市媒体组成采访团,走进花都,对花都区的发展建设进行采访调研。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花都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擘画未来五年乃至十五年花都的发展蓝图:建设“国际空铁枢纽、高端智造基地、创新活力都会、绿色宜居花都”。广州市花都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花都区产业导入带动乡村发展,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让美丽乡村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多门”变“一门”,市民办事“只跑一次”,彻底解决企业群众“多头跑”的问题;重点民生项目作为绩效考核的重点内容和必考项目,让人民群众做考核工作的真正“阅卷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踏上新征程,花都区处处显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力构建“一区一城一港”,建设宜居家园,打造广州经济和人口重要承载区。

  

  产业导入带动乡村发展

  打造美丽乡村让村民钱袋子鼓胀起来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也是解决众多农村问题的前提。花都着眼“十四五”乡村全面振兴目标任务,推动跨镇域联动发展,因地制宜策划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

  平坦整洁的水泥路通向蓝天绿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绿草芬芳。在花都区梯面镇红山村的花田里,格桑花绽放恣意而欢腾。远远望去,整个花海连绵起伏,色彩绚丽,与远处白墙蓝瓦的村落交相辉映。春天油菜花,夏日雨荷,秋季格桑。有谁想到,如此风光秀丽的地方曾经却是一个废弃的泥石场。20多年间,梯面镇红山村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从满目疮痍实现涅槃重生。

  在“花海经济”的助推下,红山村建设完善了系列景观设施,促使村里的旅游内涵、旅游环境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提升,这也让这条昔日偏僻寂静的小山村如今变得车如水、马如龙热闹非常。

  乡村旅游的日益发展,观光客流的蜂拥而至,让勤劳纯朴的红山村民看到了大好商机,经营农家乐餐馆、销售农副产品、开办农家旅舍等,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使他们的钱袋子日渐鼓胀起来,小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罗汉松、三角梅、橄榄树等植物“千姿百态”地享受着逸翠园的冬日暖阳,在花都赤坭镇,慕名前来的游客们“散落”园中,欣赏着岭南盆景,感受着岭南文化。赤坭镇竹洞村以“一产为基、二三联动”为发展思路,通过吸引和培育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细分的国际化商家,向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辐射带动全镇3万亩盆景花木产业、超过3000家农户增收,打造农旅融合的岭南盆景花木产业示范基地。

  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今年来,花都区乘“十四五”开局东风,以人民为中心,谋划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加快建设临空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引入龙头企业,促进村企合作,着力打造以农业为依托,向农耕文化展示、田园休闲观光、加工品牌助力辐射延伸的现代都市乡村产业。大力发展集生产、生态、生活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农业公园、田园综合体等“园区型”乡村产业。

  预计今年乡村振兴示范带农业总产值将超过15亿元,2021年来农业总产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打造乡村振兴花都样板取得积极成效。

  

  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践行“为企业群众办实事”

  

  “多门”变“一门”,办事“只跑一次”,全天候为企业、群众服务……这样的政府服务中心你爱吗?

  以人民为中心,为群众办实事。今年5月底,在花都CBD中轴线上,一栋8层高的现代化大楼拔地而起。这就是今年“上新”的花都区政务服务中心。

  “新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对外服务”是2021年花都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为了让群众少跑腿,中心整合11个分散的区级服务大厅,可综合办理区内1902项行政许可事项和个人服务事项,彻底解决企业群众“多头跑”的问题。

  如何提高群众办事效率,节约群众的办事时间? “大厅统一叫号、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事后统一评价”的服务模式,不断刷新政务服务的“花都效率”。

  不仅如此,借助电子证照、人脸识别等技术,花都区实现众多行政许可事项“零跑动”办理。35个单位、881项事项全部纳入“集成服务、综合受理、一窗出件”服务模式,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AI分析等技术,让群众“进一门,去一窗,办多事”。

  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花都区还优化了政务服务流程。推出38个“一件事”主题套餐服务,实现一次告知、一次表单、一次联办、一次办好,并按照成熟一批上线一批原则逐步推进。

  “以前办完营业执照,还得跑去办理卫生许可,现在到这里一个窗口就能把所有的事情办完,材料只准备一份就够了,工作人员还会帮助填表、复印,这种办事体验真是太好了!”前来办事的企业负责人叶先生感慨地说。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处处优化营商环境”,企业群众的感受和评价对于评判一个地区营商环境好坏的影响力日渐突出,花都区对企政务服务的改革和创新,有助于塑造活力迸发、公平开放、高效透明的地区形象,进一步吸引更多企业入驻花都,为花都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坚持以民为本

  勾勒花都人民幸福生活

  

  面向“十四五”,花都将在打造“国际空铁枢纽、高端智造基地、创新活力都会、绿色宜居花都”的目标定位上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空铁融合经济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支点功能显著提升,成为广州北部人口和经济重要承载区。

  “民生就是最大的政治。”对此,花都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花都全面实施重点民生项目清单化管理,因时制宜将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涉及的144个重点民生项目作为绩效考核的重点内容和必考项目,让人民群众做考核工作的真正“阅卷人”。

  花都区把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作为深入学习实践新发展理念的一个重要抓手,不断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创新考核方式方法,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在新型考核体系的激励下,花都区空铁联运大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T4航站楼、北站至机场空侧专用轨道规划已纳入机场三期扩建可研报告,广州北站一期站房建成投用,多模式空铁联运体系逐步成型。

  区政务中心、区养老院、广雅中学花都校区相继投入使用,新图书馆、新青少宫、广清城际二期即将建成,市六中、中山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花都院区等一批重点民生项目加快建设……

  高水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优化整合广州北、清远南旅游资源,推动融创文旅城新业态加快建设,推动九龙湖“湾区·中旅世界”年底前动工,优化“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

  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参与绩效考核过程监督,对被考核单位提出建议,并进行跟踪落实,增加了考核权威性和科学性,让绩效考核真正服务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