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羊城晚报记者 许张超 陈辉 通讯员 刘庆钧 潘英媛 图/视觉中国 之前还一直是成绩稳定的“小学霸”,或是特别自律、不用大人操心学习的“乖乖女”“乖乖仔”,结果到了初中或高中就说“不想上学了”。家长本来以为孩子累了或是闹情绪了,过几天就好了,可谁想孩子就真的不肯上学了,在家一窝就是几个月。 近年来,青少年因心理健康引发的厌学辍学、抑郁症等问题持续上升,而记者从广州部分医院了解到,到心理门诊进行厌学咨询的初高中学生数量有所增加。孩子为什么会厌学?家长该如何正确对待?记者采访了有关心理专家。 【案例】 从全校前三到厌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医生李大年告诉记者,在今年因厌学问题来医院就诊的学生中,初中生郭珺(化名)让他印象极为深刻。郭珺在小学时表现得品学兼优,学习成绩常年在全校位居前三,母亲每晚下班后都陪着她一起学习;等升入初中后,郭珺对学习的兴趣却一下全没了,完全不碰课本,跟母亲的关系更是势如水火。 今年,在郭珺做了自我伤害行为被发现后,家人决定带她来医院寻求帮助。在治疗过程中,郭珺告诉医生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以前她央求母亲买洋娃娃,母亲一直以浪费学习时间的理由拒绝。到了初中,郭珺开始问自己,明明大家有的玩、有的闹、都很快乐,我每天难道就只能学习吗?为什么我要按照这种方式学习? 上了初中后,在郭珺眼中,每天晚上盯着她学习的妈妈成了对她约束最多的人,郭珺跟母亲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僵化,最后出现争吵甚至要动手的状况。在接诊过程中,郭珺的母亲愤怒地向医生表示,自己付出了这么多、培养出来的优秀孩子,怎么一夜之间变得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 作业拖延常是厌学前的征兆 孩子从爱学习到厌学,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转变,在此之前是有征兆的。“厌学是指对学习变得无所谓,甚至是排斥学习,它实际上是一种情绪的偏移或异常。”李大年解释,一般情况下,家长可通过观察孩子的一些情绪或行为反应进行判断,如对学习是喜欢还是抗拒、是重视还是不重视等。在临床观察中,李大年发现“做作业拖延”是初高中学生厌学早期最为常见的行为。 “课堂上什么状态,谁也没办法说,学和没学说不清楚,而做不做作业是很容易判断的。”李大年表示,当初高中学生出现有时间、有能力完成作业却一直拖延着不做,家长需要对这种状况提高注意,这表示孩子对学习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反感情绪。在家长不进行适当引导的情况下,孩子厌学情绪进一步严重时,将出现注意力转移、甚至彻底丧失学习兴趣的状况。 孩子厌学,背后或是“家”生病了 “厌学”不是简单的孩子对学习感到疲倦、厌烦,而是原生家庭亲子关系的一个表象或结果。“在治疗当中,我一直觉得原生家庭对初高中学生影响是最大,师生之间、朋辈之间的人际关系远不如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来得更直接。”李大年分析,大部分初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情绪问题都是由原生家庭造成的,厌学真正的问题不是学习本身,而是原生家庭的错误教育方法,如过度控制、打骂教育、冷暴力等。 “初高中学生恰好处在青春期、叛逆期的阶段,这是一个寻找自我价值的过程,很注重父母是否尊重他。”李大年表示,初高中学生的父母经常会把自己过去的经验粗暴地拿来要求孩子,无形当中剥夺了孩子的选择权,使得孩子无法体验到家庭的温暖。 同时,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医生张柏芳表示,一些家长只是在表面上说尊重孩子的选择,当孩子作了一个选择以后,如果不合乎家长的心意,家长则会打压孩子,千方百计地想说服孩子这个选择怎么样不好、不适合,你应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兴趣、爱好或者方向。“孩子的选择从来没有得到肯定,当然会导致他对什么都不在乎或者没有积极性,甚至直接封闭自己。”张柏芳说。 “在控制型家庭里,孩子被束缚着,失去好奇心和自我探索的乐趣,容易形成依赖,不愿承担责任;经常被否定,甚至被打压,孩子没有成功的体验,形成习得性无助,没有自信心。”张柏芳指出,在家庭系统排列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秩序,当每个家庭成员都在恰当的位置时,爱就会有效地流动;当父母过度控制孩子,或者孩子凌驾在父母之上,家庭成员的位置和秩序混乱,整个家庭功能就会失衡。 升级为休学、退学,建议心理医生介入 “厌学的孩子一般不至于提出休学或退学,当孩子对学习的情绪从不感兴趣或抗拒上升到痛苦或折磨的时候,他就会提出休学和退学,因为坐在学校里让他很痛苦,这时提示他很有可能已经是出现心理疾病,如抑郁症,则需要专业心理医生的介入。”李大年提醒。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数据显示,18至34岁青年是成人中最焦虑群体,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张柏芳表示,对到医院进行诊断的初高中学生,尤其是认为自己的存在没有价值或者没有意义的,医生会根据家族史、成长过程、是否存在自我伤害行为、焦虑量表等进行全面评估。 “像重度抑郁症患者一定要进行药物治疗,中度抑郁症患者可以考虑药物治疗加心理治疗或只做心理治疗,轻度抑郁症患者一般不用药物治疗。”张柏芳医生表示,对因重度抑郁导致休学或退休的初高中生,经治疗好转后,建议保持长期复诊、防止病情反复。 【支招】 家庭治疗重塑爱与信任 当孩子已经关上话匣子,父母该怎么做呢?李大年表示,想改变已经发生的厌学现象需要做很多的努力,而这些努力恰恰是在孩子早期成长过程中被父母忽略的东西。“我最先做的事情,并不是先跟孩子交流,而是先让父母改变态度,改变态度的前提是父母要先反思孩子为什么不愿意跟我们交流。”李大年说。家长要把自己从高高在上的位置降低到一个朋友的高度,姿态降低后可以从孩子的爱好入手来重新建立有效的沟通。“多聊一下孩子的爱好,不要跟他讲大道理,像是你篮球打得怎么样?你上次画的那幅画,和以前画的有没有什么变化?” 李大年举例说。 “这个时候孩子会容易打开话匣子。”李大年表示,孩子在初高中学生的年龄阶段,陪伴的意义要远大于教育。在交流打开了之后,首先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而不是父母对他的关注或管束,孩子只有感受到父母的爱,父母才有进行教育和引导的机会;当父母尝试改变的时候,孩子会慢慢地体会到父母的改变和家庭的温暖,各自找回自己原来的位置。 另外,李大年提醒学生家长不要把学习附着太多压力和条件,比如说有物质奖励的学习只会让父母的爱变了味。“在厌学问题的解决上,起关键作用的并不是医生,而是父母,很多问题在家里解决才是最完美的。”李大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