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漫记梁启超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12月30日        版次:A13    栏目:    作者:张梅

  □张梅

  

  总有一些出乎意料之外的细节让你记住了你去过的地方。

  我有个习惯,每逢去参观名人故居或著名景点,出来的时候,会到这些景点的小卖部买书。每次买书都是在参观快结束的时候,同行的人个个都走到门口,而我正拿着书翻阅,同伴就会在门口催促。这次在广东新会参观梁启超故居,也不例外。多年前单位曾组织参观过,但那时新馆还没有建好,没有卖纪念品的地方。记得是晒陈皮的季节,故居前面的水泥地上,晒着一朵朵陈皮,印象很深。

  记得第一次去江西参观八大山人的故居,初秋时节,游人如鲫,导游拿着话筒大声讲解。我脱离队伍游逛。走到偏僻处,看见一个小小的池塘,清丽的荷花已谢了一段时间,剩下一池残荷枯叶,寂静无声,风骨傲然。我默默地坐在池塘旁边的石板上,看着一池残荷,仿佛忘记了时光。以后每逢想起八大山人,眼前就出现那一池残荷。

  这次去参观梁启超故居,四处都是橘子树和橘子皮,还有大榕树、葵树、小鸟,这些都是新会的地理符号。梁启超则给这些符号涂上了浓厚的文化色彩。在故居听完讲解后,马上就奔去买纪念品和书籍的地方,买了两本梁启超的著作,一本是《书法指导》,一本是《欧游心影录》。

  梁启超1873出生于广东新会县茶坑村,11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17岁入康有为创办的万木草堂,从此康梁携手闯出天大的名气。离他出生地不远的地方,有一棵举世闻名的独木成林的大榕树,主体长于明末清初,因历史久远,榕树的气根连气根,扎入土中,成为新的树干。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榕树独木成林,林中栖息着成千上万只鸟雀,一到黄昏,上万只各种形态的鸟雀鸣叫着飞回大榕树的怀抱,蔚为壮观,成为广东著名的景色:“百鸟归巢”。

  《欧游心影录》是梁启超先生在1918年筹措10万元经费,精选一批学有专长的名人如外交刘崇杰、工业丁文江、政治张君励、军事蒋百里等作为随同,进行了一年的欧洲游历回来后写成的。其中细节很多,除了表达他的政治理念外,还写到了沿途所见的人物风俗。比如说到住在离巴黎二十分钟火车路程的白鲁威,那里是巴黎人的避暑胜地。但因为他们到的时候是冬天,因此冻得苦不堪言,梁启超作为广东人更是受不了。“我们同住的三五个人,就把白鲁威当作一个深山道院。巴黎是绝不去的,客人是一个不见的,镇日坐在一间开方丈把的屋子里头,傍着一个不生不灭的火炉,围着一张亦圆亦方的桌子,各人埋头埋脑做自己的功课”,而在此之前,“坐了几千里的铁路,游了二十几个名城,除伦敦外,都没有一处住过一周以上。真是走马看花,疲于奔命。”那时梁启超已经45岁了,“十九世纪末,全欧洲社会,都是阴沉沉的一片秋气”。欧游十年后,梁启超在北京去世,终年56岁。

  在读梁启超著作时,总是想到一个问题,就是他写作的时候用的是什么语言?他是广东人,12岁入广州学海堂读书,17岁入万木草堂,21岁离开广州到北京,那时广州的学堂上课应该是用广东方言,不知道有没有他的讲话录音?按我的想象,他肯定是一口浓浓的广东口音,还是五邑腔调。

  在江门的华侨博物院看到梁启超的一张照片,浓眉大眼,英气勃勃,眉宇中透出远大的志向,是他26岁时所拍摄的。他身上的西装上还别着一朵襟花。和他的老师康有为一样,梁启超离开家乡后为自己远大的志向奋斗终生,再也没有回到故乡。

  广州市第二中学是我的母校,它的前身就是学海堂,校长李颖告诉我说,学校现在每年给初一、高一的新生讲校史都会从1820年的学海堂讲起。在梁启超1885年进学海堂的时候,学海堂是广州的最高学府,位于广州市越秀山脚下。我小时候的家在盘福路,也连着越秀山,所以步行上学。因为学海堂后来改成应元书院,所以二中门前的路也叫应元路,小时候路两旁种着紫荆树,紫荆是亚热带城市的树种,四季开着紫色的花朵。据史书记载,学海堂的创始人两广总督阮元对学海堂选址煞费苦心。

  梁启超赴广州学海堂读书的时候,从家乡新会过来,也要走个两三天吧。这么小的孩子,是和书童一起上路吗?他家并不是很富裕,估计是他父亲送他到广州城,一手提一只藤箱,一手还摇着一把新会的特产葵扇。箱子里会不会有陈皮呢?或者是新会一带的特产,像腌黄皮之类的。那时的越秀山上的树木应该也和现在差不多,有许多榕树和木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