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维杭[美国] 老话说:“元旦开笔,读书进益。”新年元旦,还是先读书。重读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是周克希先生的译本,文笔优雅传神。 于是对翻译家也加添了了解的兴致,原来周克希先生是一位跨界数学与文学翻译的奇才。他祖籍浙江松阳,父亲曾是松阳一中校长,他五岁看《水浒传》,读中学时几乎一天看一本书。“文革”期间,他有幸认识了上海外语学院的法语教师蓝鸿春,本来并不想一本正经地学法文,只要能看看小说就可,蓝老师说要学就必须用正规教材,从语音教起,蓝老师的认真让周克希不好意思不认真学,这样学了将近两年法语,打下了基础。 酷爱文学的周克希听从母亲的意愿,当年报读了复旦大学数学系,不过潜意识里对翻译的文字美有一种亲近感,大学期间偶尔也动手翻译几页法文小说给同寝室好友看。毕业后周克希任教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1980年赴巴黎高师进修数学两年,恰逢柳鸣九先生的研究生金德全邀请他翻译西蒙娜·德·波伏瓦的中篇作品《成熟的年龄》,周克希欣然试译,一鼓作气译完《成熟的年龄》,几乎一遍译好不用大改。在法国进修数学期间忙里偷闲翻译法文作品的经历,埋下了他日后“跳槽”的因子,但他直到1992年才辞去大学教职,去译林出版社做一名专职译者。 上世纪80年代末,译林出版社出版了法国文学家普鲁斯特的巨作《追忆似水年华》的中文全译本,邀约包括周克希在内的15位译者分别翻译共同而成。由于不同译者的遣词造句及段落处理不同,这部书的风格难以统一。2003年,周克希开始以一己之力翻译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的巨作,并将书名更名为《追寻逝去的时光》,这个书名虽不像《追忆似水年华》那么文雅,却更贴近法文书名,也更符合原作者的本意。 共250万字七大卷的《追寻逝去的时光》被誉为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法文翻译圈公认普鲁斯特是了不起的作家、翻译普鲁斯特难度很大。这部巨作有2/3的句子超过5行,有1/4的句子超过10行,最长的句子有394个法文词,2417个字母;每一个长句翻译都是挑战,难倒了多少译者。 周克希跳跃式地选译了三卷,第一卷最能体现普鲁斯特的写作特色,第二卷是写得最美的一卷(也是七卷中唯一得龚古尔奖的一卷),第五卷是写文学、音乐、绘画最多的一卷,也是他特别喜爱的一卷。这也耗费了他整整十二年时间和心血,只是随着年事已高,即使几乎没有星期天、只有“星期七”的周克希,前几年也坦言高估了自己的精力、体力和脑力,看来完全译出全书七卷本是不太可能了。 正如法朗士所言:“人生太短,普鲁斯特太长。”周克希舍弃继续翻译《追寻逝去的时光》,让很多读者深感遗憾,而他埋头翻译普鲁斯特的那些日日夜夜又是多么寂寞,种种艰辛鲜为人知。早些年翻译大仲马,他一天可以译4000字,但翻译普鲁斯特,每天仅有区区400字,最大难点是长句的翻译,大小从句层叠相套,一句话长达19行。那一天400字的译文是怎么磨炼而成的呢?周克希往往将400个字词细细打磨,先写在稿纸上,反复斟酌修改,初步定稿后再录入电脑。几乎每一页都要“七改八改”,十足是“慢工出细活”。 周克希曾经多次引用奥地利著名诗人里尔克写给一位青年诗人的信中的话:“你要爱你的寂寞。”并且感悟到这话仿佛就是对自己说的。翻译,寂寞而清苦;所有的文字创作,又何尝不是如此。 于是又找到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信》翻阅,辑录了里尔克1903年至1908年间写给喜欢诗歌创作的青年军人卡卜斯的十封信。字里行间浸透了里尔克对文学青年的关爱与精神指导,不仅有文学、艺术创作的思考,更有对事业艰难、寂寞、爱、孤独等人生问题的诗意对谈。 在里尔克眼中,寂寞是人生不同阶段都会遇到的考验,是命运交付必须学习完成的功课。 元旦读书,庆幸读到了翻译家周克希先生的译本,了解到他传奇而勤勉的翻译生涯,最有收获的是读到了“你要爱你的寂寞”这句话,进而也认识了冯至先生引入中文读书界的诗人里尔克。读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信》,也逐渐明白里尔克诉说“寂寞”的苦口婆心。 读书是寂寞的,写作更寂寞、清苦,如果耐不住寂寞,就会半途而废,就会一事无成,其实世上任何事都逃不脱寂寞的考验,没有完全热闹洋溢、欢娱无限的事。那些专注事业真正功成名就者,大多不会忘乎所以般狂欢庆功,因为寂寞的因子已然深植于他或她的灵魂,在寂寞里不会感到冷清孤苦,而只会感到生命和时间的鞭策、激励,会在寂寞的黑洞里感到必须前行的动力、热情……在生活里体察寂寞的滋味,在寂寞里品尝生活的赋予。
-
即时新闻
“你要爱你的寂寞”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1月06日
版次:A11
栏目:
作者:阙维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