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广东今年大力推进民政服务提质增效

探索建立跨区域、跨境社会救助信息共享模式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1月11日        版次:A02G    栏目:    作者:符畅、莫冠婷

  羊城晚报讯 记者符畅、通讯员莫冠婷报道:10日,2022年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总结了2021年广东民政工作,部署2022年民政重点任务。会议透露,2022年将全力做好省十件民生实事涉民政事项,探索建立跨区域、跨境社会救助信息共享模式,开展救助管理区域中心站试点工作。

  

  去年实现婚姻登记“跨省通办”

  

  会议指出,2021年全省各项民政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在民政部2021年重点工作综合评估中再获“优秀”等次。高质量完成党史学习教育任务,13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效明显,入户核查81.8万户困难家庭并解决2.7万个问题,1.4万名“双百社工”深入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专业服务,实现高龄老年人津(补)贴网上申领和防疫亮码“一证通行”,开通“孤残儿童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实现婚姻登记、残疾人两项补贴“跨省通办”。

  2021年,广东全省各级财政投入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30.2亿元,建立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机制,对404万低收入人口开展监测救助。初步形成“15分钟”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圈,培训养老护理员9.5万人次,新增与湖南等5省市开展“旅居养老”合作。推动省、市、县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基本建成“市县镇村”四级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开展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申请受理“跨省通办”,全面实施收养评估工作,持续开展“牵手行动”。全省登记注册慈善组织1746家、公募慈善组织184家;福利彩票销售额达161.83亿元,连续14年保持全国第一。

  

  今年实现村居社会工作服务点100%覆盖

  

  会议部署了2022年全省民政工作重点任务。接下来,广东将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全力做好2022年省十件民生实事涉民政事项;保持过渡期内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总体稳定,健全低收入人口监测机制;探索建立跨区域、跨境社会救助信息共享模式,开展救助管理区域中心站试点工作;完善省底线民生信息化核对管理系统建设,搭建“大救助”信息平台,实施基层社会救助能力提升工程。

  聚焦老有所养,坚持以养老事业带动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建设、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工作,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在城市发展“街道-社区-小区-家庭”四级服务网络,在农村建立“县-镇-村”三级服务网。

  聚焦履行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制定和落实重大风险防范清单,推进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促进地市级儿童福利机构打造养育、医疗、康复、教育和社会工作服务一体化平台。

  同时,广东将拓展慈善信托业务,实现每个地市均有慈善信托,推广应用《广东省志愿服务协议示范文本》,开展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抽查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志愿服务激励回馈机制。巩固完善“双百工程”乡镇(街道)社工站(点)建设,实现全省村(居)社会工作服务点100%覆盖、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会工作服务100%覆盖,创新社会工作者、社区、社区公益慈善资源、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等联动机制。继续做好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工作,加快婚姻登记历史档案电子化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