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

下海创业勇当弄潮儿 廿余载成就新能源领军者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1月19日        版次:A07    栏目:退役不褪色 建功新时代    作者:周聪

     张传卫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周聪

  

  他是全国人大代表,是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他当过兵、从过政、创过业……如果翻阅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的简历,你一定会由衷感叹,他的经历如此丰富。

  在退役创业的道路上,张传卫勇当弄潮儿,坚持科技转型升级之路,将一万元的公司,变成了如今年产值百亿的大企业。在新能源领域,他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努力打“卡脖子”技术攻坚战,突破了西方国家的“卡、压、堵、截”,跻身世界新能源企业领军者之列。

  

  拿着万元资金创业 从代工到科技转型升级

  

  1978年,张传卫获得了一个当兵机会,怀着对部队的向往,他毅然选择进入部队。在部队中,张传卫表现优良,随后在部队考上了大学,被提拔为干部。张传卫珍惜每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因为他知道把握住机遇,就是为未来创造可能。

  退役后的张传卫成为一名公务员。“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被派来南方工作了一年。”在地方工作的张传卫意识到,自己遇上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广东是国家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生机勃勃,活力四射。这种改革开放的环境和氛围,让我激动,使我兴奋。”

  1993年,张传卫做了一个足以影响自己一生的重大决定:辞掉工作,下海创业。凭着一腔热血,他带着六个伙伴和1.2万元资金来到中山,租了间铁皮房,开始了创业之路。

  那时候,他以万元创业资本起步,在中山成立了明阳电器有限公司——一个没有核心技术、没有核心产品、固定资产不到一万元、以代工方式为主的小企业,只能生产每台1000元的家用配电箱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率不高、企业生存艰难。

  张传卫明白,技术创新是让公司活下去的唯一保障。于是,他将铁皮厂房换成了标准厂房。明阳从创业生产1000元一台家用配电箱开始,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及产业升级,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万元级别高压开关柜,再到拥有了国际领先水平的百万元一台的高压变频器,拥有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千万元一台的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

  如今,明阳集团已成为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实现了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并向全球清洁能源智慧化、普惠化领军者的千亿明阳梦进军。


  突破“卡脖子”技术

  新能源点亮“一带一路”


  “2005年,我们选择了再一次进行产业升级转型,进军风电行业。”此后五年,明阳实现产值从5亿元到100亿元的飞跃,创造了被现代产业和民营资本领域所称道的“明阳奇迹”。

  企业要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卡脖子”技术难题。在台风区实现海上风力发电,被欧洲风电专家认定为世界性难题,堪比新能源领域的“登月工程”。张传卫整合全球研发资源,十年磨一剑,先后投入23亿元,终于实现重大突破。

  明阳凭借自主创新一举占领世界海上风电制高点,使海上风电“禁区”在中国人手里变成了极具规模开发价值的巨大富矿。在新能源领域,张传卫战胜和突破了西方国家的“卡、压、堵、截”,成为世界新能源的领军者。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张传卫也在企业中提出了“用新能源点亮‘一带一路’”的理念,带领明阳在“一带一路”沿线十多个国家地区开始了风光储新能源布局,先后创造了“高原三峡”“海上三峡”等新模式。据悉,依托先进技术和创新的商业模式,明阳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向“一带一路”地区输出技术和装备,海外市场现已拓展至东亚、南亚、欧洲和拉美国家,明阳制造的海上风机已出口德国、意大利、挪威、日本、巴西、越南等多个国家。中国风电成为继高铁之后,“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又一张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