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们田间收割芥菜 |
羊城晚报讯 记者崔文灿、实习生唐国轩摄影报道:春节将至,肇庆市广宁县洲仔镇仓丰村内,农民们赶收成片的广宁芥菜,将它们捆绑装箱,等待着收购商前来。还有不到一个星期,旁边70亩地里的白萝卜就要上市;年后,远处25亩荷兰豆也将迎来收成……站在仓丰村田垄,百亩菜田内满眼新绿,很难想象这里,半年前还是一片水淹地。 记者采访获悉,全省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为洲仔镇送来经验和技术,短短几个月,不仅唤醒了“沉睡的土地”,还将其变成“聚宝盆”—— 去年夏天,仓丰村村委流转了50亩水淹地,准备种植番薯,没成想,一抽水就抽了三个月,错过了播种番薯苗最佳时节。若坚持继续种番薯则影响作物品质,若闲置土地至来年春天,又恐地里杂草丛生。帮镇扶村工作队经考量,选择种下蔬菜,确保土地不被闲置,也降低了试错风险。1月中旬,待记者前去时,部分上市的蔬菜已为村里带来3万元的收益。 站在机耕路上,洲仔镇党委副书记、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范彦溥向记者谈起了种蔬菜的思路:“我们这一次帮镇扶村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壮大村集体收入。洲仔镇是传统农业镇,我们通过村集体流转土地,跟现代农业公司合作,在土地上下功夫,增加收入。我们也想通过这种试点,在全镇逐步推广,以点带面,形成吸铁石效应,慢慢吸引着镇上所有的农户都往这个方向去发展。我们的理念就是要让村集体通过自己的内生动力来发展种植业。你缺一点,我们补一点,扶上马送一程,并非大包大揽。” 远处的菜田里,十几位妇女正在劳作,她们是本村村民,有的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从前属于闲散劳动力,现在也靠双手赚到了钱。一位忙着收菜的妇女告诉记者,自己现在每天工作8小时,一天能收入110元。 在洲仔镇务水村,驻务水村第一书记、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员许统德指着一块已被拖拉机开垦、尚待播种的撂荒地告诉记者,预计大年初十当天,就有一批西瓜苗在此扎根,结瓜后,会有合作公司帮忙代销;附近还有一小块土地将被种上小米椒。小米椒和当地的竹笋加工产业能紧密结合,做泡笋配料,不愁没销路。他预测,今年这批作物能给村集体带来20多万元的收入。 在前来做驻务水村第一书记前,许统德是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记者获悉,学校以产业振兴为主线,立足镇区域土壤和生态优势,积极动员乡村振兴公益基金会定向捐赠105万元作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启动资金,联合同乐丰等农业公司和科技团队在仓丰村探索实施“农业公司+村合作社+科技团队+农户”的多元组合产业发展模式,盘活260亩撂荒地种植蔬菜和蜂蜜番薯,以点带面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 许统德坦言,当前对撂荒地的复垦尚处探索阶段,希望通过学校技术力量的介入,真正把产业发展起来,增加村集体收入,最终将整个镇打造成“一镇一业”的业态,每个村各有业态,各有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