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开春就好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2月02日        版次:A06    栏目:    作者:申宝珠

     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的白虎小兄妹 羊城晚报记者 邓勃 摄

  

  □申宝珠

  

  腊月一到,北风越来越乖张。老樊犹如一桩老树桩,一天比一天沧桑。老樊偏瘦,微弓,眼深陷,耷眉,阳光在脸庞上沉淀成一缕缕的红斑,一道道皱纹沟壑纵横。他平时不多和村人来往,老伴走后,他就更加寂寞了,也更害怕过年。

  老伴在世,儿子和女儿还回家过年,热热闹闹一大家子人,多舒坦。两个孩子从小就怕他,开心或不开心的,正给老伴讲着啥,看见他就不吱声。他重男轻女,老觉得女儿是赔钱货,怎么算都不舒服;他心疼儿子,却见面就“掐”,横竖爱吵架。但不管怎么吵,他还是稀罕儿子,一门心思供养儿子读大学、娶媳妇、在城里买了单元房。

  儿子结婚没多久,就当了什么驻村第一书记,经常寄回一些土特产,可就是没有时间来看他。他则见人就嘚瑟,瞧瞧,看这东西多新鲜,都是我那“当官的儿子”孝顺的。

  去年,他很早就给孩子们打电话,让他们早早来家过年,年货都准备好了。可年三十那天,两个孩子都没见。儿子帮扶的贫困户摘了帽,被其他乡追着宣传经验,还要做直播给乡亲们销售蔬菜。女儿说,过年店里忙着做馒头呢,等忙完,十五再回家。

  他害怕村里人怜悯的眼光,就一个人坐了汽车,晃悠悠去省城。可他走在熙来攘往的人潮中,却想到了野地里踯躅的候鸟,身体里灌满朔风。临走,他买了满满一袋子糖果,街道上到处都是吉祥的中国红和人们的笑脸,他吞咽着唾沫,将孤独悄悄掩藏。

  回到村里,老樊却眉飞色舞,见人就敬烟、发糖,兴高采烈地说,在儿子家待烦了,天天大鱼大肉没胃口,城里的音乐喷泉可好看,礼炮欢天喜地闹腾。乡亲们都羡慕他有这么好的儿子,让他心里豁亮好多。

  今年,老樊提前一月给一双儿女打电话,一定要回家过年。儿子声音嘶哑,说了句“爸,我正忙着呢,尽量啊”,电话就挂了,把他气得直跺脚。

  女儿也为难地说:“爸,年关忙啊,等初十过了吧,我多给您钱。”他气得直哆嗦:“我没钱吗?都给我回来!”院墙外那几棵高大的苦楝树,挺立在阳光里,似乎和他一样枝柯遒劲怒张。

  十天之前,他又下达命令,儿子今年必须回家。再告诉女儿,小店的钱不挣了,爸给你补。除夕这天,他把屋子烧得暖烘烘的,把老伴的照片擦得干干净净,盼着两个孩子回家。可是都快晌午了,一趟趟朝门外张望的老樊,连孩子们的影子都没见。他压着怒火,给儿子打电话没接通,就给儿媳打过去,压低嗓门:你们动身了没有?再忙,回家也吃顿团圆饭吧。

  儿媳在那头说,回家?团圆?您儿子是贫困户的儿子,天天忙月月忙,我们都快见不着他了,这不,现在正打算要往他那儿赶呢……

  老樊望着一屋子的年货,莫衷一是,只好出三倍的票钱,坐车去了女儿的小镇。一路上,想起自己多年对女儿的薄情,一颗心像入了冰窟窿,心口疼。

  当找到女儿时,她果然还在小店忙碌。女婿胳膊打着石膏,埋头记账。七八岁的娃,站在小凳上帮忙揉面团。小店还有客人等着,女儿刚取出一锅蒸好的馒头,氤氲在雾气里。老樊颤抖着叫了好几遍,一家人陌生地看着他,好似做梦。

  这是老樊第一次登门,女儿一把就抱住他,就这轻轻地一抱,将他的心暖化了。他也系了围裙帮忙。不算大的店面,老樊和女儿一家忙得很温馨。想起自己空荡荡的家,想起离家的儿子,他偷偷抹了一把眼泪。

  爸,我又让你伤心了,你别这样,我心里堵得慌。女儿无奈说,从小到大,我都不争气,现在也没啥出息。孩子他爸给饭店送馒头,被一辆小轿车蹭伤了,不敢告诉你,也不敢回家过年。爸你放心,一开春他的胳膊就好了。

  女儿啊!是我做得不对。你没错,你们需要老爸时,我没尽力,现在你们成家立业了,我偏要耍脾气、凑热闹,都怪我。不管好赖,一家人亲亲热热团圆就好。

  大年初一天放晴了,黑狗撒欢,蹄痕朵朵如梅花新绽。老樊却还是没啥胃口。哪晓得门嘎吱一声,儿子扑了进来,憨声喊:“爸,过年好!”

  儿子一米八的个头,更加挺拔,嘴角还有不少胡茬。儿子以前是圆脸,现在是长方脸,已经长出了颧骨和棱角。他穿一身西装,那腰板儿、那眼神儿,坚毅,很帅。老樊使劲揉揉眼睛,有点不相信。

  “是山区的乡亲用摩托把我送到火车站,说什么也让我春节回趟家,让我代他们给您拜年。您儿媳、孙子随后也来!”老樊忙不迭地回答:“谢谢,谢谢乡亲们!”他心里有点哭笑不得,这个年,过得还真是有点跌宕起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