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 首轮“双一流”建设2016年启动至2020年结束。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近日由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经国务院批准,“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更新公布,新一轮建设正式启动。 首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分“一流大学”建设名单与“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并把“一流大学”建设分为A类、B类。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则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这是逐渐淡化“双一流”身份色彩,引导高校和学科聚焦建设的重要调整。 教育部前不久公布的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要逐步淡化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身份色彩。不突出强调建设“一流大学”,转而聚焦建设“一流学科”,这符合建设一流大学的规律,既可淡化“一流大学”的身份,又易于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的动态调整,督促入选高校重视建设。 提出实施“双一流”建设时,国家层面就已经明确“双一流”不是学校的身份。而且,实施“双一流”建设,就是为了打破之前“985”“211”工程建设身份固化、竞争缺失的弊端,建立分类建设特色化质量发展的新建设模式。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从首轮建设情况看,一些建设高校对“双一流”建设坚持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的理解还不到位,仍把“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作为身份和层次追求,存在扩张规模、追逐升级的冲动。这不但误导部分高校对“双一流”建设的看法,重入选建设名单、轻具体建设,还把大学分为三六九等,不利于高校的平等竞争,并加剧社会的唯名校论。明确提出逐步淡化“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的身份色彩,对于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破除唯学历、唯名校、唯帽子,具有现实意义。 国家在公布“双一流”建设名单时还曾强调,这是“建设名单”,不是“建成名单”。但“建设名单”一公布,一些地方政府、高校以及社会舆论,就把入围建设名单的高校、学科称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出现还没建设就“功成名就”的现象。 随之,对于高校的评价,社会上出现了“双一流高校”“四非高校”这类身份。所谓“四非高校”,就是非985、非211、非一流大学、非一流学科。这实际上进一步把学校分为三六九等。而且,除了有的企业在招聘时,明确提出面向“双一流”高校毕业生之外,还有地方政府在引进人才时,直接“点名”就要“双一流”毕业生。 这就需要调整“双一流”建设思路。不突出强调建设“一流大学”,转而聚焦建设“一流学科”,可淡化“一流大学”的身份。如某所学校有几个学科入围“一流学科”建设,因建设成效不佳,下一轮就可能有个别学科不再入围。事实上,一流大学建设也将落脚到一流学科建设,一所大学有若干个学科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成果达到一流,那学校也就将成为一流大学。 “双一流”是建设项目,必须突出建设,重视对建设成效的评价,并在建设中切实实行动态调整。破除身份固化的最佳办法是,将建设成效不佳的高校、学科调整出局,不再搞终身制。明确首轮建设成效并未完全达到预期、相比同类学科在整体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成长提升程度方面相对偏后的部分学科给予警示,相关学科应加强整改,2023年接受再评价,届时未通过的将调出建设范围。这给所有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的高校和学科以压力,让它们不再认为,入选建设名单,就获得某种身份,就能享有这种身份的好处。 (作者系知名教育学者)
-
即时新闻
建设名单不是建成名单 要淡化“双一流”身份聚焦建设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2月15日
版次:A03
栏目:观点
作者: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