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冬奥村里的志愿者 羊城晚报特派记者 梁喻 摄 |
自1月23日预开村以来,已经有87个代表团的1200多名运动员和随队官员入住延庆冬奥村。2月15日,在冬奥会延庆赛区赛时第二场新闻通气会上,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延庆冬奥村在餐饮、住宿、交通、服务等各个方面,获得运动员和随队官员的高度好评。 运动员们吃好睡好才能赛出好成绩。 据悉,延庆冬奥村里,运动员主餐厅24小时运行,菜单八天一循环,中、西餐比例为3:7,菜每两个小时更新一次,所有的热菜基本上保持在65摄氏度以上,保证让运动员们随时都能吃上热饭。 “除了提供运动员有热量需求的牛羊肉,最受欢迎食物就是烤鸭和饺子,对此,我们也在保证供应的同时,尽可能丰富饺子的口味和馅料。”延庆冬奥村新闻宣传经理贾茜介绍,有很多外国运动员并不知道麻辣烫、涮羊肉怎么吃,蘸料中的芝麻酱和韭菜花放多少,厨师们就亲手去帮他们调制,“有一次瑞典的一对双胞胎,吃完一次特调蘸料后赞不绝口,马上找厨师又调了一碗。”2月1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主席到延庆冬奥村考察,对这里的饮食赞不绝口,笑称:“在村里待上三天,我会再长十斤!” 一些外国朋友不太习惯使用“冬奥通”查询车辆班次,为了保证运动员准时、安全抵离,冬奥村内,志愿者还在运动员班车场站用提示板制作了简易乘车时间表,每天将当日班车打印张贴,以便供外国朋友们查询,还在提示板上画上了“顶流”冰墩墩,途经此处的外国友人总会拿起手机与志愿者们合影,使这里俨然成了冬奥村的网红打卡地。 各国运动员在赛场上挥洒激情,在村内的生活同样丰富多彩,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开放、热情和包容也让各国运动员在村里交到了很多朋友。 牙买加高山滑雪运动员本杰明·亚历山大刚到北京的第一晚就失眠了,因为和他同屋的教练打鼾。凌晨,他带着他的小音箱离开了房间,偶然间来到了24小时开放的运动员餐厅。除了轮班在岗的餐饮志愿者们,空空的餐厅显得有些寂寥。于是他打开音响,在无人的餐厅放起了音乐。志愿者们随着音乐和本杰明即兴起舞。他说,此后每个失眠的凌晨,餐厅就成了和餐饮志愿者共舞的“秘密花园”。 最让运动员着迷的是“功夫打卡”环节,中国传统养生功法“五禽戏”被搬上屏幕,在智能交互技术加持下,运动员可以通过模仿屏幕上的动作获得评分,亲身体验中医功法养生的魅力。自延庆冬奥村开村以来,已有百余名外国运动员到中医药展示区进行“功夫打卡”。 羊城晚报特派记者 付怡 王莉 柴智 郝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