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产业工人蜕变成长
“技能东莞”愈发彰显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3月02日        版次:A07    栏目:    作者:余宝珠、胡彦

     东莞目前已组织开展“一镇一品”产业人才培训67万人次

     何福冬经过努力,由“的哥”转变成为东莞一家企业的项目工程师

     经过多年成长,罗君现已成为所在服装厂的技术主管

  

  统筹策划/唐波 余宝珠

  文/余宝珠 胡彦

  图/王俊伟

  

  2001年,罗君离开湖南常德家乡,到东莞务工。那一年,东莞的650多万常住人口中,有不少是从湖南省南下的“打工人”。东莞作为声名在外的“世界工厂”,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务工人员来到这里奋斗发展。经老乡介绍,罗君成功进入高埗一家塑胶厂当上了流水线工人。

  2022年,在东莞扎根了20多年的罗君依然每天在工厂车间里忙碌着。但现在,她是一家老牌服装厂的技术主管,北京冬奥会一件几百道工序的运动外套在她的手中从订单图片变成了服饰产品,从出纸样、画图纸到设计、制作等全流程负责。

  罗君的蜕变成长是数百万产业工人在东莞的真实写照。一直以来,东莞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不断创新政策、构建平台、完善机制,通过启动实施百万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打造“技能人才之都”计划,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提供技能支撑、增创人力资源红利。东莞市人社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东莞全力打造“技能人才之都”,探索塑造技能生态,建设“技能东莞”,截至目前,已推动各类学历技能素质提升培训164万人次。

  

  蜕变:流水线工人变身部门技术骨干

  

  当年来到东莞后,年轻的罗君没有停留在简单重复的流水线上,而是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计算机,并成功为自己转了岗。两年后,罗君凭着自己的计算机技能应聘上了东莞曼克顿制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曼克顿服装厂)的行政文员。工作一段时间后,她对服装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在工厂当起技术部文员,跟着师傅从零开始学习制衣技术。

  曼克顿服装厂是一家成立于1999年的传统服装厂,主要从事各类户外运动服装生产,产品出口以欧美等地为主,承接OEM订单。“厂里有优良的‘传帮带’传统,这些技术骨干都是在这里成长起来的。”据该厂技术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工厂里大部分工人来厂工作时间都比较长,他们跟着师傅一点点学技术成长起来,现在厂内大部分的技术人员和骨干都是之前从基层岗位做起的。

  多年的努力已经让罗君成长为工厂的核心技术骨干。一件工艺繁杂的风衣在工序上多达数百道,但这都丝毫难不倒她。“客户只需要把订单图片发过来,我们就可以把图片变成实实在在的衣服。”谈起工作,罗君信心满满,从设计、出纸样、选材料,到指导工人制衣、如期交货等,罗君要负责好每个工序和生产环节的落实,确保没有任何一个环节出错。

  “东莞给了我学习和成长的机会。”2013年,罗君进修大专,获得东莞政府学费减免的支持。罗君还在东莞这片土地上收获了爱情,她和丈夫在这里相识、恋爱并结婚生子。

  其实,罗君的成长只是东莞无数产业工人成长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还有许多产业工人在自我学习提升中得到了东莞政府的支持和补助。东莞通过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规模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有力地支撑东莞市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成长:职业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比罗君晚了5年,2006年,同样来自湖南的何福冬到东莞市东城温塘一家模具加工厂当起了学徒。彼时的工厂区偏远荒凉,年轻的何福冬一开始并没有对东莞留下太好的印象,感觉这里“不比老家强多少”。

  “后来考了驾照当了几年出租车司机。”何福冬说,2015年左右东莞出租车行情不好,自己又重操旧业回到工厂打工了。这次何福冬到了洪梅的海新科技,跟着师傅一点一滴学技术,并迅速成长了起来。“从生产流程再到材料种类,公司老员工都会带着我们熟悉了解,还提供设备让我们摸索尝试。”何福冬在这里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在经过系列培训和专业学习后,他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进步。到该公司6年的时间,这位曾经的“的哥”已经变身公司项目工程师,公司一款热销的不锈钢橱柜就是他研发的。据介绍,从产品设计、打样到量产,何福冬都全程跟进负责。看着自己研发设计的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他有着说不出的自豪感。

  何福冬说,东莞是一座包容性很强的城市,只要沉得下心,总能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何福冬已经在东莞成家了,老婆孩子都在东莞,未来计划在东莞买房,成为真正的东莞人。

  被东莞的包容和未来所吸引的,还有来自广东韶关的邱义晋。邱义晋是东莞铭基科技的高级技术专家,是个典型的“IT男”,之前一直在深圳从事微电子研发。之所以选择来东莞,邱义晋说就是看中东莞的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在实际工作中,制造名城的诸多优点让他兴奋不已。邱义晋表示,东莞制造企业集中、上下游配套产业链非常齐全,大部分电子产品甚至在塘厦镇就可以完成全链条的组装配套,这对于前端开发确定可行性帮助非常大。在他看来,将研发和生产制造无缝衔接起来,会给“东莞制造”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发展: 立足产业实际培养人才技能

  

  在技能人才培养上,东莞突出产业化,通过技能培训主动赋能先进制造。东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东莞立足先进制造业,开发职业技能培训标准。目前,东莞已成立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标准技术委员会,并开发110个技能培训标准规范,其中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成为国标,实现零的突破。同时立足各镇街产业实际,开展“一镇一品”产业人才培训。截至目前,东莞已组织开展“一镇一品”产业人才培训67万人次,其中64%集中在制造业,形成松山湖机器人、厚街“家居设计”等镇街产业特色培训品牌。此外,东莞立足企业生产发展,创新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模式。强化对技能人才评价资源倾斜,组建一支高水平专家库队伍,率先探索职业技能定级评价与晋级并行机制,实施“三专”精准服务,为全省创新企业自主评价工作提供可复制的“东莞模式”。数据显示,东莞共推动259家企事业单位8.5万多名产业技能人才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平台化建设方面,东莞响应企业需求优化培训资源,打造省、市培养阵地。一方面,建设“技师工作站”,给予30万元建站资助,累计达113个,带动企业完善技能培训体系,逐步成为企业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带动企业生产效能提升。其中,唯美陶瓷杨晓光工作站成为东莞市首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以诺通讯依托“技师工作站”每年解决公司超过50%人才需求,推动公司年均销售额增长34%,年人均产值提升45%。另一方面,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开展实训。政府投入建设的市高训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率先创立生产性实训模式,形成公益性实训体系,开展实训84万人次,设备使用率超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