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她们用声音光影搭建电影世界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3月09日        版次:A13    栏目:影视圈“她力量”(下)    作者:艾修煜

     赵楠

    

    

     付舒

    

  

  羊城晚报记者 艾修煜

  

  女性力量在影视行业中,向来不可或缺。哪怕是在摄影、剪辑、录音等男性占据绝对数量的技术类岗位,也不乏女性身影。

  早在1967年,美国著名影片《雌雄大盗》中,女电影剪辑师德德·艾伦打破陈规的剪辑手法便获得了盛赞,美国陶森大学电影学教授格雷格·法勒说:“《雌雄大盗》和《江湖浪子》是电影剪辑史上的标杆。艾伦为电影剪辑所做的创新已完全融入当今的电影业中。”

  2018年第90届奥斯卡角逐中,《泥土之界》的摄影师瑞秋·莫里森被提名最佳摄影,这也是奥斯卡历史上首次女性摄影师入围。

  在国内,也有一波优秀女性在各类影视技术岗位上发光发热。上期影视圈“她力量”,我们为读者介绍了“扛得起斯坦尼康的姐姐”邓璐,还有从业40多年、宝刀不老的剪辑师杜媛。本期,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为给影片《影》做声效而变成雨声收集控的录音师赵楠和利用光影和色彩在画面上为电影添韵增彩的调色师付舒。

  

  录音师 赵楠

  “为了《影》,我们几乎收集了全世界所有的雨声”

  代表作品:《孔雀》《太阳照常升起》《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悬崖之上》

  

  仔细察看奥斯卡的颁奖名单就会发现,“录音”被分设为录音剪辑(Sound Editing)和录音混音(Sound Mixing)两个奖项。由此可见,电影录音工程的复杂与重要。

  200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随后进入中国电影集团担任录音师的赵楠,是目前国内最好的电影录音师之一。从业20多年来,赵楠几乎做过与声音相关的所有工种: 对白录音、对白编辑、动效录音、动效编辑……她经历过电影同期声盛行的时代,感受过录音行业的跌宕起伏,也在数字技术和电脑制作盛行的当下,继续“冲浪”。《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画皮 2》《催眠大师》等作品让她在中外屡获大奖,还成为奧斯卡评委会成员。

  尽管个人成绩斐然,但赵楠心中一度非常不忿——“电影相关的所有创作部门都非常不容易、艰辛。然而,声音相较于其他方面,关注者最少。为什么大家对我们的关注度这么少呢?”

  “大家通常会说一部电影的导演很好,演员很好、摄影很好、美术很好,提到声音时,最多会说‘音乐不错’。”如今,早已平静下来的赵楠理解到声音在电影工业部门中最容易被忽视,某种程度是因为声音的特性决定的,“声音并不直观,听觉相对于视觉又是被动的”。

  不受关注,并不意味着不重要,相反,电影赋予观众的身临其境的体验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声音。相对于2D或3D的画面,声音更可以做到沉浸、环绕、立体,也是更容易唤起人们的记忆的符号。

  对赵楠来说,电影的声音不单是“还原”出来的,更多的是“创造”出来的。而录音师恰似一个“魔术师”,从声音的想象、声音的采集、到声音的编辑与再创造一一踏足,整个过程就是一场“幻术”。

  在张艺谋电影《影》的声音创作过程中,为呈现出独特的风格,赵楠带领团队“几乎收集了全世界所有的雨声”,一场看似平常的刺杀戏份,实际上是无数个声音叠加后才营造出来的。

  录音不受普通观众重视,行业内,一部电影给声音预留的创作时间往往也是很短促的。因此,录音师的工作日常,拼命是常态,“熬夜加班特别正常,生活没有规律,吃饭也没有点儿。”赵楠曾如此描述过。

  在电影声音行业能坚持下来的女性非常少,赵楠像个女战士,既感到孤独,也享受着快乐。“我第一次领香港金像奖的时候,邀请函上写的称谓是‘赵楠先生’,很多人都以为我是个男性,但我认为录音师的工作是没有性别差异的。”归根结底,赵楠总结,“还是因为喜欢,所以我才能一直做这个事”。

  

  调色师 付舒

  “调色,是我不断坚持才得到的工作”

  代表作品:《暴雪将至》《暴裂无声》《小伟》《春江水暖》

  

  大银幕上,从不缺因为色调而闪闪发光的作品:《天使爱美丽》通过光线和色彩的碰撞创造了独特的影调,成功再现了具有诗意的巴黎;《德州巴黎》中用红绿的交替浓重色调表现出主人翁无法排解的孤独……这背后便少不了调色师的功劳。

  简单来说,调色师也叫补光师,是通过控制色彩变幻和光影变化,给电影画面加分的工种。

  由于较高的入行门槛和工作的小众性,无论国内外,好的调色师一直处于稀缺状态。

  付舒是这个小众行业内,尤为少见的女调色师。原本学习动画的她,在一次拍摄经历中,被要求负责剪辑和调色工作,为了做好自己负责的板块,身为零基础小白的她反复向人请教,最终不惜离开家乡成都到北京求学和积累经验。入行之初,少不了从低做起,在小制作公司做了2年剪辑师后,付舒慢慢转到调色岗,先从给电视剧调色做起,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了给电影调色的机会。回望来路,付舒坦言:“调色,是我不断坚持才得到的工作。”

  而坚持与努力的最大动力,莫过于喜欢。回忆起刚刚从事调色工作时的心情,付舒历历在目:“一开始我在调色的时候就会非常兴奋,调片子的时候就会忘记自己,一坐就是好多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年纪轻轻的付舒如今拥有了《暴雪将至》《暴裂无声》《小伟》《春江水暖》等一系列作品,受到业界认可的同时,也不断加深了自己对调色工作的理解。

  付舒认为,调色岗不只是服从于导演命令的技术工种。调色师的创作工作,也是一个与导演互相激发创意的过程。“我希望我是一个可以帮助电影叙事,帮助它讲故事的角色。我希望我可以带给每个片子,属于它自己的影调”。

  除了需要不断提升对专业的理解力,突如其来的巨大工作量,也成为付舒需要应对的挑战——在2019年的First影展中,付舒在两天时间内,完成了八部短片的调色工作,这不是对技巧的考验,更是对意志的考量。

  说到这儿,这个爱笑、还养了一只可卡犬的姑娘感慨道:“必须承认,在最后时刻,即便勤奋如我,也绷不住了,差点崩溃了。不过,虽然过程辛苦,回想起,这依然是一份美妙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