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幕式现场 新华社发 |
今夜星空璀璨,“鸟巢”中央燃烧奥林匹克圣火的“雪花”洁白无瑕。随着“时间”指针转动,悠扬小提琴声中,缓缓下降的圣火在全场注目中渐渐熄灭。当“雪花”再度升起,千万雪花,伴随着火树银花般烟火隆隆,绽放在世界人民心中。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圆满落幕。从2008年残奥会闭幕式上一封“给未来的信”到2022年邀世界“一起向未来”,这是占全球人口总数15%的12亿残疾人的逐梦之路,这是奥林匹克精神之延续。 大写的“人” 增添无障碍标志和坡道、设置假肢与轮椅维修中心、降低手部消毒区位置、改造无障碍座位和卫生间…… 北京冬残奥会三个赛区的基础设施完成数十万处提升,“无障碍”理念也同时融入城市发展之中,为中国残疾人事业加速发展贡献力量。 2022年冬残奥会申办期间,北京市累计完成33.6万个点位改造,打造100个无障碍精品示范街区、100个“一刻钟无障碍便民服务圈”,城市无障碍环境规范性、适用性、系统化水平再次得到显著提升。 截至目前,全国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有81%的出入口、56%的服务柜台、38%的厕所进行了无障碍建设和改造,中国8500万残疾人将从中受益。 这份“成绩单”彰显“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体现人文关怀,更是中国向全世界人民,向国际人道主义事业所作出的承诺与贡献。 “作为东道主,中国通过提供最好的平台、最流畅地运行和最体贴的服务,让残奥运动员更好地发挥。”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说,通过本届赛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残疾人,了解他们的潜能。 除却“定制化场景”,其实残疾人并不“特别”,他们也能从事多彩职业,探索生命的无数可能。 在北京冬残奥会高山滑雪比赛开始前的公开训练上,阳光的刺激、过快的速度导致中国选手朱大庆仅有的模糊视觉完全丧失、无法看到目标,以每小时120公里的速度撞上了旗门,直接摔倒在赛道上,被紧急送医。 幸运的是,突然遭遇的摔伤并没有影响朱大庆的竞技状态。两天后,朱大庆在高山滑雪女子滑降视障组比赛中夺得银牌,这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冬残奥会上获得的第一枚奖牌。 这是在一代又一代残奥选手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奥林匹克精神的生动注脚,更是用“君子以自强不息”为注脚的大写的“人”。 一以贯之的“绿色” 从“绿色、科技、人文”到“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绿色”一词贯穿14年间“两届奥运”始终。 “奥运会比赛对场地设施标准要求极高,东道主国家免不了在城市里‘拆建’一番,这种惯例被北京冬奥会打破。”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总体规划处处长桂琳表示,冬奥会北京赛区全部7个竞赛场馆中有5个改造利用夏奥既有设施,全部场馆均在规划建设、改造之初谋划好长期利用方案。 “两届奥运都将绿色发展置于首位。这说明中国对生态治理、资源保护的态度一以贯之、久久为功。”2008年,刘新平在北京奥组委负责空气质量保障工作。2022年北京冬奥会,她成为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可持续发展处处长。 在“绿色”场馆之外,2015年成功申办冬奥会也成为中国环境治理的“加速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北京赛区PM2.5平均浓度23微克/立方米、延庆赛区PM2.5平均浓度15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始终保持优良水平。 “呼吸之变”折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从备受雾霾困扰,到抬头可见蓝天白云的日子成为常态,这是中国居民越发明显的普遍感受。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已圆满落幕,但“蓝天”不会是终点。未来,中国还将继续践行“双碳”目标等“绿色”承诺,在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能源等问题上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14年前的“未来” “很震撼!很激动!很感谢!”参加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的“90后”青年白茂鑫是第一次来到“鸟巢”,“从首钢乘坐统一包车到赛场,不论是食物和水等物质保障,还是组织协调等流程管理,细微之处让我切身感受到了国际大赛背后的温度”。 “2008年提出的科技奥运,是指中国适应全球信息化社会,借势推动首都信息化高速发展。14年后,科技早已经融进中国的方方面面。”北京冬奥组委技术部部长喻红说。 2001年,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同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启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进程。2013年,北京向国际奥委会正式提出申办2022年冬奥会。 “祝贺你,中国!”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在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上说,“如果说北京2008年残奥会开启了残奥运动发展的新篇章,那么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则标志着冬残奥会的新曙光。” 两届残奥会闭幕式向世界展示的“中国时刻”,将深远影响中国与世界。 2008年,满载希望与祝福的10万枚带有盲文标注的明信片,通过80名“飞人邮递员”,寄往家乡,寄往明天,寄往未来。 2022年,伴随着13套定音鼓的节奏律动,奔流前进的“时间”指针和更迭变幻的冰雪运动员形象在场中央唱片上不断演绎,寓意全球“共享此刻、共赴未来”。 此时此景恰如14年前残奥会闭幕式上书写的那般:“未来就是希望,未来就是超越,未来就是梦想。” 当14年前的“未来”照进今日,在春回大地的绚烂中,沿袭贯穿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双奥之城”中轴线,直抵未来。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