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李庆新:立足海洋史学,促广东学术文化走出去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3月16日        版次:A11    栏目:文化强省深访谈 11    作者:邓琼

     李庆新在西沙群岛学术考察

     西京古道韶关乳源梯云岭段 摄影:何鸣

     梅关 摄影:李子亮

  

  文/羊城晚报记者 邓琼

  

  近日,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大会在广州召开,对新发展阶段的广东文化强省建设提出了方向和目标。

  广东建设“文化强省”,应如何造就高水平的学术支撑,助推学术文化“走出去”;岭南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怎样才能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就相关话题,羊城晚报记者藉本期“文化强省·深访谈”,独家专访了广东省社科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所长、海洋史研究中心主任、广东历史学会会长李庆新研究员。他也是羊城晚报报业集团首批文化顾问之一。

  

  “海洋强省”要建“学术强省”,海洋史学不可缺位

  

  羊城晚报:去年年底我们得知,您带领团队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的2021年度重大招标项目。这是国家社科最高级别项目,而且聚焦当下的学术大热点——海洋史研究,一直很想有机会听您谈谈相关情况。

  李庆新:谢谢您的关注。我们“中标”的这个项目叫作“明清至民国南海海疆经略与治理体系研究”,是多年来我们研究的一个主体方向。这个项目以海洋史-海疆史为本位,从制度政策、地理空间、海上人群、财政经济、知识技术五个维度,分设五个子课题。子课题互相呼应,最终构成明清至民国时期融会贯通的南海海疆经略与治理体系的整体结构,也厘清该时期南海发展史的历史进程与基本脉络。同时,课题还要以南海研究为“试验场”,在海洋史、区域史、全球史等多学科相结合的视野下,进行海洋史学的理论探索与体系建构。

  经过国家层面的严格筛选和慎重考量,这个重要项目交到了我们手上,体现了学界对广东海洋史学研究的肯定。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研究员说,南海史既是基础理论研究,也关系到国家海洋主权现实,期待这个课题研究为国家决策作出贡献。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一定全力以赴,不负众望。

  羊城晚报:近年来,您带领同事们在海洋史研究领域的开拓,令全国学界都瞩目。

  李庆新:谢谢您的鼓励!广东学术历来有海洋历史研究的传统。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到省社科院时,当时历史所下属的地方史、经济史、港澳史等研究室,都有很鲜明的涉海研究取向,在海洋社会经济史、海上丝路史、华侨华人史、南海历史地理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重要成果和研究力量。

  我们当下所做的工作,一方面是接续了前辈学者的学术事业与传统,当然也因应了国内外史学发展的潮流、国家与广东发展的需要。特别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为海洋史学、海上丝路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2009年6月,我们成立了国内第一个海洋史的专门研究机构——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创办国内唯一的海洋史学专业刊物《海洋史研究》。十多年来,我们培育团队,致力于建构具有区域特色、国际影响的海洋史研究基地与交流平台,应该说是有成效的。2017年以后,《海洋史研究》接连入选C刊、CNI集刊,并获得中国历史研究院首批资助,现在又荣膺国家重大课题,来自学界同行的支持令我们很受鼓舞。

  羊城晚报:海洋史研究对于广东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有何意义呢?

  李庆新:2018年至2020年,海洋史及相关研究接连入选“中国十大学术热点”“中国历史学研究十大热点”等,可以预料,海洋史学作为新潮的热门显学,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受到学界关注。我们广东在海洋史研究上,已有丰厚的学术积淀和专业优势。广东本就是“海洋强省”,建设“文化强省”需要高水平的学术支撑,海洋史学不应缺位。

  我国史学历来有经世致用、资政育人的传统。作为历史文化研究者,我们要以服务国家和广东重大战略为己任,大力推进海洋史、海疆史、海上丝绸之路研究,这对国家和广东发展,特别是海洋事业、“一带一路”建设,都有积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羊城晚报:也就是说,我们应当从广东出发,去对标国际?

  李庆新:学术资源是振兴学术文化的重要资源和基石。“学术强省”建设,要立足广东,对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三个体系”建设,推进学术创新,做大做强传统的特色优长学科,打造有实力、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专业团队、学科集群和学术体系。岭南学人们还要志存高远,敢为天下先,立足学术前沿,加强与国内外学术对话与交流,促进广东学术文化“走出去”。 

  

  像保护生态环境和生存资源那样,保护历史人文资源

  

  羊城晚报:作为广东省社科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的所长,同时又兼任广东历史学会会长,您如何评价广东的历史文化资源?

  李庆新:2007年以来,我所曾组织过全省历史人文资源、民国特色建筑调研等重大课题调研,研究报告数次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肯定。调研显示,广东历史悠久,人文资源的“家底”还是相当丰厚的,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其中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数量居全国前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相当可观,尤其是海洋文化遗产、华侨文物、革命文物、名人资源等在国内地位都很突出。全省人文资源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区域布局,尤其集中在广州等历史文化名城和珠三角地区。

  羊城晚报:怎样看待广东历史文化遗产的“小集中”?

  李庆新:可以说是存在一种区域性的相对集中:

  一方面是“线形”或“带状”集中。如北江、西江、东江及韩江是广东水陆交通主干道,人类活动与开发较早,因而沿江地区人类活动遗址、遗迹(如洞穴遗址、古代墓葬、古建筑、石窟石刻、古村落)等相对集中;沿海地区处在人类海洋活动、对外交往的前沿,从粤东饶平到粤西廉江的濒海地带及近海岛域,分布着数量众多的海防堡垒、炮台、古战场、古港口、古码头、古渔村、古盐田等遗址,海岸线就是文化遗产集中分布线。此外,广东是历史上南海贸易与海疆治理的主要省份,海洋沉船、古灯塔等海洋文化遗产大体上也是沿海岸线或主航道线状散布。

  另一方面则是呈现“点状”或“面状”集中。目前广东有8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文化遗产的聚集区与文化传承地。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及粤北韶关等河谷盆地、开发较早,各类文化遗址比较集中,而且级别都较高。

  羊城晚报:这样说来,岭南从来都不是“文化沙漠”啊!

  李庆新:所谓“文化沙漠”,当然是一种偏见。2014年云浮郁南磨刀山古人类遗址发现显示,距今50万—7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珠江流域已经有古人类活动,岭南史前史从13万年以前的“马坝人”时代,向前推至“北京人”时代。

  广东丰厚的文化遗产,不仅是悠久历史的见证,也是推进各地社会文化发展、建设文化强省的宝贵人文资源,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岭南文脉、乡村振兴、发展文旅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

  所以广东要建设“文化强省”,应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应该像对待生态环境和生存资源那样,将历史人文资源保护纳入全省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与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部署,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同时合理开发、利用,构筑社会、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增长点。

  

  “海上丝绸之路”应成为沟通广东与世界的经典名片

  

  羊城晚报:您这番话,很自然让我联想到了“海上丝绸之路”这个大IP。

  李庆新:是的,广东濒临南海,拥有大陆最长的海岸线,历史上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是我国面向南海的最重要贸易中心,海洋文化遗产得天独厚,十分丰富。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南海Ⅰ号”“南澳I号”等古代沉船打捞出水,使海上丝绸之路从历史沉淀的深处款款走出,真实、生动、形象地进入世人视野,不仅大大改变了世人对中国海洋文明史的旧观,也将中国海洋考古的水平一下子提升至世界前列,广东历史因此增添了大幅的海洋历史篇章。

  羊城晚报:对广东来说,这是一个大好时机?

  李庆新:是的。得此良机,广东应该以文化先行、学术跟进理念,加强学术研究,打造海上丝路、海洋史学和海洋考古等优长学科,拓展广东高端文化与前沿学术新增长点。同时,把以“南海Ⅰ号”为代表的海洋文化遗产打造成文化名片,使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焕发世界性的品牌效应,成为贯通历史与未来、沟通广东与世界的经典名片,扩大广东文化在世界的知名度。

  广州目前担负着国家海丝申遗牵头城市的重任,挖掘海丝遗产,做好海丝申遗文章,更是责无旁贷。

  羊城晚报:近年来,作为重点工作的“文旅融合”,其实也体现了这种思考。

  李庆新:文化是“文旅融合”的灵魂。个人认为,可以考虑充分挖掘利用地方历史人文与自然遗产,将文化内涵注入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旅游品牌与文旅项目之中,彰显岭南文化海陆兼备、粤港澳大湾区“同根同源”的独特人文魅力。

  广东完全有条件以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文化内涵与浓郁的区域特色吸引国内外游客,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如以广州等名城为中心的珠三角都市历史文化,粤东潮客民俗与华侨文化,粤北的史前文明与宗教文化,集南越国赵佗遗迹和“世界之最”恐龙化石遗存地于一体的东江历史—山水,岭南名镇名村等都可大做文章,助推历史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与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

  

  自然与人文优势,是经济后发地区的两张“王牌”

  

  羊城晚报:广东社会经济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情况非常明显,各地历史文化研究状况也并不均衡。您认为,历史人文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能形成良性互动吗?

  李庆新:客观说来,广东各区域发展确实很不均衡,历史上都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这种区域的差距与不平衡不断在缩小。

  这些地区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在推进乡村振兴与农村现代化进程中注意做好传统文化传承与遗产保护,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相比较,保留更多的传统味、古典风和“世家范”,例如在潮客地区,不少古村落、古民居保存完好,古风犹存。可以这么说,自然与人文优势是这些后发地区发展的两张“王牌”,为历史人文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缩小与珠三角先进地区差距提供了“天然的”优良条件和内在动能。

  羊城晚报:那么这些地方的历史文化研究状况如何呢?

  李庆新:粤东、粤西两翼及粤北经济不如珠三角,但文化绝非一无长处。这些地区素有重教兴文的传统,当下各地高校发挥地方优势,逐步建构起颇具地方特色的优长学科和研究领域,正在成为广东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乃至国外也有一定影响。例如潮汕地区的潮学,梅州地区的客家学,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又如五邑大学的侨乡研究,对传统的华侨史、地方史研究大加开拓;阳江地区由于“南海I号”沉船的发现,在海上丝绸之路、沉船考古等方面,成为国内外多学科关注的热点,也极大促进了“阳江地区-珠江口西岸海域”的历史研究。

  另一方面,各地政府近年来纷纷出台政策,支持学术文化事业,鼓励地方研究,成果令人刮目相看。广州推动《广州大典》纂修,形成了很好的示范效应,例如东莞、中山、韶关、茂名等地各自出版多卷本、大部头的地方历史文献丛刊。韶关、茂名本不是省内的经济发达地区,但在文化建设中非常重视学术基础建设,已经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地方学术做大做强了,广东学术整体水平自然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