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不要轻易说“不”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3月18日        版次:A11    栏目:堂上作文    作者:者粤陇、方若瑜

     摄影/王军

  

  (本栏目与广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联合主办)

  

  【作文题】

  

  说“不”,可能表示拒绝,可能表明禁止,也可能意味放弃。有时我们需要说“不”,有时我们却不能说“不”。

  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学生习作1

  

  别轻易拒绝爱

  

  □者粤陇 广州市第二中学高一(4)班

  

  过年一回老家,我的减肥计划就要泡汤。

  清炖牛肉、红烧排骨,还有桌边的米花糖与柿饼。爷爷奶奶总能变着花样引诱我。奶奶慷慨地夹起了最肥嫩诱人的五花肉往我碗里放,满脸慈祥仁爱、充满幸福的笑容,说:“吃肉啊,圆圆,好吃的话多吃点!”

  这对于连续几年见到美食就如临大敌的我,就像在减肥的“成功之路”上砌起一堵厚厚的墙。

  “不,我不想吃!”减肥的决心战胜了诱惑,我丢下一句话,就回了房间,想努力忘记那一桌热腾腾的饭菜。

  正在房间里看书,轻轻的敲门声响起。“请进。”我喊道。是母亲,作为我减肥路上的支持者,她一定明白我为什么不想吃。果然,没等我开口,她便讲起了故事:“你爸爸小时候啊,可没有现在这么胖呢。那时候家里没什么钱,只有过年杀猪时才能吃到新鲜肉。所以,他小时候做梦都想吃肉。你爷爷奶奶啊,就绞尽脑汁地找‘肉’给爸爸吃。水库里的草鱼、坡上的山老鼠,你爸啥都吃过。那时有肉吃,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你跟你爸一样,也爱吃肉。小时候回老家,你一个人能吃两个大鸡腿。爷爷奶奶就你这么一个孙子,不疼你,他们疼谁?所以一年才见一次自己的大孙子,他们自然是又杀鸡又宰猪啊。他们不图别的,就图看着孙子吃得开心,自己也就满足了。”

  我放下书,奶奶那慈祥而幸福的笑容又浮现在眼前。母亲又说道:“爷爷奶奶辛辛苦苦折腾了一个上午才做出这一顿饭,你去吃两口吧。”她微微笑了笑,“过完了年,我监督你减肥。这是最疼你的亲人的一片心意,别轻易说‘不’。”

  我出门,那桌饭菜还冒着热气。夹起那块肉放进嘴里,我看见爷爷奶奶露出会心的笑容。鲜嫩的汁水在口中漫溢,更诱人的是亲情的味道,是幸福的家的味道。

  不要轻易说“不”。我记住了这句话。家是培育我的最舒适的温床,亲人们总是幸福着我们的幸福。但我们这一代人就像祖辈说的那样是“泡在蜜里长大”的,对于来自亲人的温暖,我们或者早已习以为常。当我们轻易地拒绝来自亲人的爱与温情时,可曾想过,这会给亲人带来多少失落。

  所以,我们可以严格要求自己,对不该做的事说“不”,但面对来自家人最朴素的温暖,我们却不要轻易说“不”。

  

  【教师点评】

  

  初读此文,只觉美食写得实在诱人——“清炖牛肉”“红烧排骨”“五花肉”,阵阵清香,仿佛能穿透纸背。再细品一下,满是浓浓的亲情。爷爷奶奶的慈爱、妈妈的耐心疏导,无不对“我”体贴入微。字里行间,其实藏着作者对生活中真善美的捕捉和幸福的理解。正如文末说的,这是最“朴素”的温暖,谁又能轻易说“不”呢?

  (广州市第二中学教师 梁粱)

  

  【非师点评】

  

  这篇作文以生活叙事来阐述说“不”的道理,从文体探索试验来说,作者显然想别出心裁。

  然而这是个思想性和论述性较强的题目,使用议论文体更为适宜;用叙事性散文来建构一种寓言,对于表现思想,可能力有不逮。尤其是因为减肥而对家人的吃肉邀请说“不”,使说“不”的分量降为“羽量级别”。

  (《羊城晚报》高级编辑 何龙)

  

  学生习作2

  

  明辨利害,善于取舍

  

  □方若瑜  广州市第二中学高一(2)班

  

  明辨,慎择。在权衡好利弊之前,不可轻易说“不”。

  轻易说“不”,是步入桃花源前在洞口蓦然转身的错过,是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前就放弃希了望的缺憾,是史铁生对母亲的关怀选择关上心门时的决绝与无法弥补之悔恨。在没有明确思考前说出的“不”字,可能会将生命即将带给你的机遇与喜悦拒之门外。关上茫然的心房,不去迎接未来洒满大道的阳光,一声拒绝,是错过,是遗憾,是决绝,更有甚者,是一个民族的危难。

  一句拒绝,看似微不足道,实则贻害无穷。故要懂得面对,懂得接受,懂得悦纳。

  机遇往往藏在挑战背后。面对困境,智者选择勇往直前,愚者选择故步自封;面对新奇事物,智者选择明辨其利害后接受,愚者选择闭门造车,活在自己的乌托邦;面对打击和令人不快的结果,智者选择悦纳并汲取教训,而愚者选择自欺,不接受逆境的现实。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双目失明且患有失聪,但他始终没有对音乐创作说“不”,从未否定过自己与未来,而是以心代耳,让壮丽激昂的乐声在乐谱间流淌。正如歌德说过:“生命是大海上的一艘航船,舵掌握在我自己手中。”我们有权决定,面对挑战,是草率拒绝,还是笑迎万难。

  然而万事万物皆值得接纳吗?我们接受,我们迎接,那是因为没有触及底线,没有悖逆价值观。

  不说“不”,需建立在明确思考、慎择慎辨之后的基础上,如果在权衡利弊后,发现事物并不应当被接收,那就要坚定且大声地说出“不”。拒绝诱惑,拒绝迎合,拒绝对人民、民族利益有害之物,这是每个人心中必须常怀的准则。当朱自清身患重病,饥饿困顿时收到有辱中华气节的美国救济粮救助时,他毅然说出“不”,以一己之死,捍一身气节尊严;当同事们都劝阻邓稼先不要靠近核爆失败的反应堆时,他决然说“不”,只身一人前往,只为科研,只为中国导弹事业的辉煌新篇。他们在不该妥协、不该接受时毅然表态,是尊严,是气节,是中国人骨子里傲然的风骨。我们亦当如此,明确取舍,不该答应之事理当决然拒绝。

  明辨利害,善于取舍。不轻易拒绝,亦不全盘吸收,接纳艰难、挑战背后的温情喜悦,亦当护住心中的底线、民族之气节,懂得慎思且善择。

  

  【教师点评】

  

  本文开篇就开宗明义地表明了面对选择或困境时的态度应是“明辨,慎择”。然后先破后立,从轻易说“不”的危害性说起,引出作者的观点:“要懂得面对,懂得接受,懂得悦纳”。继而又能进一步深入思考:“万事万物皆值得接纳吗?”

  行文中体现了作者的思考,有很强的思辨性。中心突出,材料丰富,内容充实,语言整散结合,有灵动美。

  (广州市第二中学教师 马蓝)

  

  【非师点评】

  

  “可以说‘不’”,这曾经是个流行语。说“是”是逢迎,说“不”是逆行。人都喜欢被对方说“是”,因此说“不”不容易,往往要勇气。对那些有奴性“气质”的人,说“是”是日常,说“不”更艰难。

  但也有一些说“不”者是另类懦夫。作者有独立思考,但作者所举的个别例子,也难免有点牵强。

  其实作文不必有太多引经据典,只要选择一两个好的角度,见人之未见,说人之未说,足矣。

  (《羊城晚报》高级编辑 何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