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来临,不少人喜欢去野外采摘新鲜蘑菇。但一定要注意,蘑菇分类非常复杂,是否有毒,并不容易辨认。最近,广东梅州、揭阳、深圳等地就已接连发生了四起致命鹅膏菌中毒事件,已导致9人中毒,1人死亡。这种致命鹅膏又称致命白毒伞,是广东毒菇的“头号杀手”,但它看上去却十分“普通”,很容易被误认。 专家一再提醒大家:请不要采食野生蘑菇。 误区一:不是颜色鲜艳的蘑菇才有毒 致命鹅膏主要外形识别特征为:菌体各部分均为白色,菌柄上部有白色膜质菌环(易脱落),菌柄基部呈球形或近球形,有菌托。另一生态特征是:致命鹅膏与黧蒴树有共生关系,喜欢在黧蒴树的树荫下群生。 这种剧毒蘑菇,含有极毒的鹅膏毒素,这些毒素对人体的肝脏造成极大损害,最后导致人体多器官衰竭死亡,正常人误食50克(一两),如不及时救治就可致命。 致命鹅膏每年2月到3月时便会在广东很多地方大量出现,它们并不像我们以往所认知的那样“毒蘑菇都色彩鲜艳”,这些致命鹅膏长相相当平凡,大多均为纯白色或灰色的,比如灰花纹鹅膏、白色的裂皮鹅膏等。 误区二:并不是吃完就毒发 剧毒鹅膏有致死性,但它的中毒特点是:摄入含鹅膏毒素蘑菇后6小时-12小时,会出现迟发性呕吐和腹泻,随后才开始出现进行性肝损伤,严重者可发展为多器官功能不全而死亡。其临床表现通常包含4个临床阶段:潜伏期、急性胃肠炎期、假愈期、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和多器官衰竭期。 前6小时-12小时的潜伏期内,并不会立即出现中毒症状。有些人甚至在食用毒蘑菇20小时后才出现症状,比如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和严重的腹泻等。此时,腹泻物多为水样便,也可能含有血液和黏液。严重者可以导致脱水、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如果脱水得不到及时补充,可能引起休克和急性肾衰竭。 另外,患者在出现症状后,通常会针对类似急性胃肠炎的症状进行治疗,之后临床症状会得到改善,让人觉得已有好转或被治愈,因而放松了警惕。其实,此时鹅膏毒素毒性仍持续作用于肝脏等组织器官,甚至会在60小时-72小时后达到一个高峰期,患者就有可能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期。一旦出现这些症状,患者甚至可能会出现多器官衰竭,出现生命危险。有资料显示,多达30%的患者死亡都是发生在摄入含鹅膏毒素蘑菇后的1-2周内。 所以,关于毒蘑菇绝不可以掉以轻心。一旦发生中毒现象,应尽早送医院救治。()
-
即时新闻
关于毒蘑菇的误区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3月21日
版次:A11
栏目:链接
作者: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