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岑桑是文化人学习榜样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4月01日        版次:A03    栏目:    作者:李春炜

    

  

  ■羊城晚报记者 李春炜

  

  讲述人:郑佩瑗(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副会长)

  

  岑桑 著名出版家、散文家,参与创办六种期刊、出版作品28种,荣获第二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于2022年2月26日去世,享年96岁

  

  “岑老历经21稿写成《广府文库总序》,是推动编纂工作进入‘快车道’的重要推手。”回忆岑桑先生的传奇一生,郑佩瑗表示,岑桑先生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依然心系文化传承,是文化人学习的榜样。

  

  执著于文化传承

  

  2017年,广东省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下文简称“广府人联谊会”)提出编纂《广府文库》。当时,创会会长黎子流表示:“编纂《广府文库》是一项长期、大型的广府文化系统工程,要以引导青少年传承广府文化和广府人精神,助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为己任,长期坚持搞下去,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但《广府文库》编纂工作的推进艰难,直到2020年4月,编纂工作采有了新突破。郑佩瑗回忆,当年,广府人联谊会与广东人民出版社举行座谈,邀请岑桑先生出任《广府文库》主编,岑桑先生欣然应允。不久,岑桑先生便写成《广府文库总序》,前后历经21稿,“这是一篇教科书式的作品。”

  在《广府文库总序》中,岑桑先生写道: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这一抽象却又可触可觉的存在,早已悄然进入人心,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地域性文化研究和有关出版业的兴盛现象,是广大群众文化觉醒和需要的呼声,昭示我们需要作出与之相应的行动。

  “岑老对文化传承有着深厚的感情和责任感。”郑佩瑗说,岑桑先生在短时间内明确《广府文库》丛书由12部分构成,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相当于让编纂工作在一团麻线中迅速找出“最关键的线头”。

  

  勤勉于两个业务

  

  岑桑先生曾笑说自己一生有两个业务:主业搞出版,做编辑;副业写文章,抒情怀。今年2月26日岑桑先生去世后,他生前任职的“广东人民出版社”,其官方公众号载文写到:“主业”辉煌有目共睹,“副业”硕果累累。

  岑桑先生为出版业奋斗终身,在几十年的编辑生涯中留下不少佳话。“他在编辑室常常一坐就是一个上午,埋头处理修改来稿,回信给各地水平不一的作者。他中午也不休息,埋头于写作,当同事们午睡醒来时,他已微笑地诵读自己文采闪烁的新作。”这是岑桑先生去世后,好友写下的对他的回忆。

  1990年办理退休手续后,岑桑先生一直“退而不休”,仍担任全国第一部地域性大型文库“岭南文库”执行主编,而且笔耕不辍。郑佩瑗回忆,岑桑先生一生勤勉,即使在晚年编纂《广府文库》期间也毫不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