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杨奇为报人树立了标杆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4月01日        版次:A03    栏目:    作者:李春炜

    

  

  ■羊城晚报记者 李春炜

  

  讲述人:罗韬(媒体人,曾任羊城晚报社编委会委员)

  

  杨奇 粤港著名报人,一生创办过五份报纸、主持过七份报纸,曾亲手催生《南方日报》和《羊城晚报》;于2021年10月1日去世,享年99岁

  

  “他是一个真正的报人。”忆及杨奇先生时,罗韬如是说。在罗韬眼中,杨奇为报人树立了一个标杆:始终深爱着自己的职业,始终怀有信仰、坚守忠诚。

  

  做事一丝不苟

  

  “初识杨奇是在羊城晚报社总编室工作时。”罗韬回忆,杨奇先生做事一丝不苟、细密沉潜,写作时手稿非常清晰,段落划分严谨,每一个标点符号的使用都会仔细斟酌,“报社的排字工人最喜欢这种稿件,一目了然,干净明晰”。

  在筹办岭南报业博物馆时,罗韬曾经向杨奇先生求助。杨奇先生当即从大量的资料中找出著名报人范长江、著名作家金庸、广州市原市长朱光寄给他的信件,作为“见证”岭南报业发展的重要史料。

  “选取此三人是经过一番斟酌的,三位名人的信件都有详细注释。为什么会有这次通信、什么时候回信等信息一清二楚。这三份真迹信件,如今已成为‘岭南报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罗韬说。

  

  亲手催生两份大报

  

  杨奇先生人生阅历丰富,香港回归前曾长时间在港工作办报,与各个阶层、各路人马都有深入交流,并且做了不少推动粤港两地沟通的统战工作。回顾他的办报历程,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厚重感。

  1949年10月,杨奇从香港赶回广州,赴爱群大厦向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宣传部报到。等待他的,是华南分局机关报《南方日报》副社长的任命,以及三天后必须出报的“硬任务”。10月23日,《南方日报》创刊号带着印刷机的温热面世。

  1957年,一项更加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交到了杨奇手上:广东省委决定创办《羊城晚报》,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份大型晚报。经过六次试版后,《羊城晚报》创刊号终于在1957年10月1日诞生。

  “杨老的阅历,本身就是粤港两地新闻史的重要篇章。他对很多事情了然于胸,知道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报纸,报人应该有什么样的坚持。”罗韬说,作为一名老共产党人,无论身处何种岗位何等境遇,杨奇先生始终怀有信仰、坚守忠诚。

  胸中有丘壑,下笔力千钧。罗韬提到,杨奇先生始终认为报人要有自己的立场,不盲从、不唯书、不唯上,他主持办报期间,坚持“《羊城晚报》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人民的喉舌”,追求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秉持共产党人办报的优良传统,坚持民间视角,敢于舆论监督。

  杨奇先生去世后,罗韬为其写下挽联:在港掌华商大公,在粤创南方羊晚,当世同尊报业泰斗;立言为新闻出版,立功于统战连横,此身常系时代风云。“这或许能概括杨老传奇的一生。”罗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