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逆行者德叔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4月12日        版次:A11    栏目:    作者:何冀平

  □何冀平

  

  都叫他德叔,其实年龄并不很大,看上去就像四十多岁,人生得精干英气。

  最早知道德叔,是因为我的好朋友姚小波和哈维。这是一对中西结合的夫妻,哈维来自美国,曾经是美国四间博物馆馆长,已经来中国三十年。夫妻二人为传承保护中国古典家具文化,不舍不弃。近年,曾经是橄榄球队队长的哈维,身体状况不好,经常生病,每当听到消息,都是病情危重在抢救,而每次把哈维从死神手里夺回来的,就是德叔。虽然没有见过德叔的面,但在我心里,与德叔已经很熟悉。

  德叔名张忠德,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岭南甄氏杂症流派的第四代传人。甄氏流派是广东名中医甄梦初老先生创立,以岭南气候环境,因地制宜,去盈补亏,治疗疑难杂症。德叔承传师教,深耕呼吸系统,以祛邪泄实,攻补同方,治疗急危重症。

  3月15日,德叔带领三百多人的广佛医疗队伍,一色的紫红色装束,整齐列阵,跨境来港。我们只能在新闻里看到德叔。无论是亚博馆还是竹篙湾,伊丽沙白医院还是大屿山……为救治病人,去病情最严重的地区,在德叔已习以为常。他说过:“既然已在路上,便风一程,雨一程。”

  2020年除夕,家里刚摆上团年饭,德叔接到电话,匆匆扒了两口饭,向妻子交代了几句就要出门。妻子没有任何阻拦,只是把时刻准备好的衣物医书塞进手提箱,妻子是甄氏名医的后人,深明大义,永远支持丈夫。大年夜,德叔孤身一人赶往广州火车站。平日熙攘的火车站没有什么人,上到空荡荡的车厢里的,只有他一个。火车开了,他翻开书和资料研究疫情。列车长注意到这个孤独的客人,不吃不喝,不看窗外,神情凝重,查看医书,终点是武汉,他明白了,这种时候,逆行而上的就是医生。当时德叔是援助湖北中医医疗队总领队,递交了请战书,按下红手印,让队友先安排好家事,他一人身先士卒前往。知道他的人说,都已经死过一回了,这把年纪,干吗还去冒险?

  2003年“非典”期间,时任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主任的张忠德,把同事关在门外边,冲进危重病人急救室,护士长叶欣紧随其后。日夜不断地工作,德叔“中招”了。高烧、呼吸衰竭,住进重症监护病房,听到护士长叶欣殉职的消息,他强忍泪水,将写好的遗书压在枕头下。十九天,他闯过鬼门关,马上又投身救治行列。

  在武汉,德叔接触了百多例病人,联系多年医治呼吸道重症经验,找出新冠肺炎的核心病机为“湿毒”,提出相应治疗方案。他这一观点,被写入国家第四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成为此后每一版方案中的重要内容。

  行医三十三年,德叔的医疗思维已经形成了一个体系,这里面不仅是中医中药,还有人格,有哲学。德叔喜欢中国文学,当年就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名医良相的文章,促使他要学中医。他告诫他的学生,干事业一定要有文化,知识只是谋生的工具,文化则是一个人的内涵,包括大爱、大善和忠诚。德叔喜欢文学、哲学,他的话也像诗,“生活一半柴米油盐,一半星辰大海,放一点盐,它就是咸的,放一点糖,它就是甜的,放一点诗意,它就是别人眼里的远方。”

  小波说,有一段时间哈维病得很重,已卧床不起,她自己觉得再也支撑不住了,几乎崩溃。德叔把她请到办公室,告诉她,不要这样花尽心血地担忧,病人会感受到你的焦虑,把病交给医生,去做你应该完成的事。话不多,只有十分钟,改变了家属如何看护病人的心态,救了病人,救了家人。

  广州大学中医院像一个大花园,四季开满各种花朵。医生查房一般是在上午九十点,而德叔每天早上七点半就开始查房,穿着深色的中山装,面带笑容,仪表堂堂。我看到的德叔(照片)总是笑的,笑容对病人很重要,病人会对医生察颜观色,医生的面容,是他们检验病情的晴雨表,德叔把一切埋在心里,把笑容留给病人。

  德叔长年风雨兼程,一天当中,没有一个小时可以由他随便支配。疫情三年,他没有停过,来香港,已经是他的第十二次出征。疫情,我们被告诫最多的是:留在家中,而德叔是一次次被召唤,走出家门,去最容易感染、最危难、最严重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