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少协,1964年出生于广东普宁,现任广东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 |
《中国共产党员——钟南山》 (油画) |
《闪亮广州》 (油画) |
海上丝绸系列·《红头船》 (油画) |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朱绍杰 文艺 (作品由受访者提供) 走进工作室 画画首先要让自己激动起来 广东画院副院长冯少协说,自己是一个宅男,只有三个爱好:画画、看新闻以及喝茶。这些都能在工作室里实现。 “每天完成工作,都要回到工作室来,坐一坐,喝口茶,就觉得很踏实。”几十年来,冯少协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羊城晚报记者随他走进的这间小画室,位于广州猎德。 冯少协说,自己是将不同类型的创作设置在不同工作室的。“广州这里交通比较便利,是我做小型创作或者休息的地方。我早年在佛山工作过,所以在那边有一个面积大一些、简陋一些的,用来画大画。” 冯少协说,那间佛山的工作室隐藏在旧式居民楼中,自己也习惯了那里的光线,这甚至成为了他画画必需的创作氛围。“可能因为在那里,没人能找到我,画画就不受影响。”谈及画家和工作室的关系,这位“宅男”强调,画家的时间宝贵,没有必要的社交能免则免,能避则避,“我在画一些大型主题创作的时候,真就停不下来,一动手就得熬到半夜两三点,其间几乎每天都这样。” 创作停不下来,可见冯少协是一个“冲动”型艺术家。问题和情绪一直在他心中,会被日常生活的某一个细节或时刻点燃灵感,说干就干。2021年初,冯少协在边开车边听新闻的时候,旁边一辆车驶过,正在播放歌曲《万里长城永不倒》,当即令他联想到了正在发生的国际新闻事件。回到佛山的工作室,冯少协着手创作《中国,崛起!》,一画就是一个星期。 “有人喜欢运动,我则不大喜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养生方式,我认为安安静静就是最好的。画画也是一样,不能用同样的模式套到不同个体的头上。”冯少协说,“我注意到,现在有一些油画家似乎陷入了教条主义,只注重模仿老师教的方法。但是如果只模仿某种技法,怎么能让作品激动人心?” 在冯少协看来,画画首先要让自己激动起来,然后才可能打动观众。数年前在“海上丝绸之路”系列创作过程中,冯少协把自己关在工作室,闭门不出,创作不休。《中国,崛起!》完成后,已十数天足不出户的冯少协自拍下满腮虬髯的样子,用这种方式记录下全身心的投入。 看新闻,是爱好更是灵感来源 “我强调艺术的时代性,大型主题创作一直是我的主打方向,也一直希望自己能走在前面。”看新闻是冯少协的爱好,也是他多年的灵感来源。2003年,冯少协的首个个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该系列名为《关注中国文化市场》,集中展出一批他以公务员工作中所见所闻为主题的作品。自此,他回到了从小爱好的文艺领域,开启了以系列主题创作为主打的艺术之路。 巨幅油画《中国共产党党员——钟南山》,就是冯少协以新闻画面为灵感进行的再创作,其小幅同题肖像后被赠送给了钟南山本人。钟南山院士说:“我很早之前就关注到了这幅作品。”他还说,看到这幅画,思绪也回到了武汉的抗疫现场,当时疫情十分严峻,自己的心情也很焦急,“这幅画把我画得比较憔悴,却如实反映了当时的情形。” 近年来,这幅画多次亮相国内的重要展览: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伟大征程、时代画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美在科技——中国美术馆藏科技题材美术作品展》《美在耕耘——中国美术馆新年展》等,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举办的《百年芳华——美术经典中的百年党史展》……它都不曾缺席。 日前,继该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之后,冯少协接受邀请再次创作的同题作品,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事实上,它此前就与中国国家博物馆也有一段缘分:2020年,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众志成城——抗疫主题美术作品展》中,《中国共产党党员——钟南山》被陈列在展厅入口最显眼的位置。 用油画讲好中华故事 长期以来,冯少协一直致力于创作表现地缘政治冲突题材的作品,但美术表现往往需要一个形象切入点。在作品《中国,崛起!》中,他选择了狮子为主体,描绘了一只代表中华民族的狮子盯着风云变幻的海面。他认为,中华民族历尽苦难,那曾经满身伤痕的睡狮早已苏醒,并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百年屈辱的历史虽已远去,但留下的记忆却刺痛无数中国人的心,警钟长鸣。 “讲好中国故事、广东故事,艺术家责无旁贷。绘画是超越语言的艺术,油画在这个方面有天然优势。”冯少协多次带着他的不同系列作品,在世界各地巡展。2009至2011年,“百年广州”系列先后在伦敦、香港、北京、华盛顿等地举办展览;2015至2018年,“海上丝绸之路”系列则先后在曼谷、马六甲、雅加达、香港、澳门、纽约、北京、莫斯科等地巡展。 艺谈 那滴眼泪是油画《钟南山》的灵魂 1 羊城晚报:艺术家在创作当下题材的时候,如何面对海量的信息和复杂的情绪? 冯少协:还记得2020年春节,新冠疫情发生,让人们措手不及。那时候我整天待在画室,如所有人一样每时每刻关注着抗疫大事的进展。到了2月中旬,出现在新闻发布会上的钟南山院士,他那坚毅的目光让我迸发出一个念头:要画一幅表现这个时刻的钟院士的油画肖像。 这个创作的念头让我在那段时间里酝酿、积攒的情绪得以释放。我当时很激动,说干就干,一下子就拿起手边的烟盒打草稿,后来才联系美术用品商店找来更好的画布。经过一夜未眠的构思,我第二天就在180cm×230cm的画布上动起笔来,连续半个月,吃住都在画室,完成了这张作品。 羊城晚报:像这类重大事件、主要人物,必然有很多同题创作。 冯少协:是的。疫情期间确实涌现出相应题材的众多美术作品,其中有大量画钟南山的作品。专业画家在画,业余画家也在画。大家都想表现钟南山院士身上的这种敢于担当、勇于尽职的精神,可见这是一种共识、一种呼声。不过客观地说,这其中创作水平也是良莠不齐的,还招致了一些争议,所以我再来画钟南山,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在很多时候,文艺家是无法亲临现场的。但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我们可以依靠新闻来创作,不过,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于是我选择了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拍摄的钟南山的新闻图片作为参考,但为人物戴上了口罩、穿上了外套。这样既避免陷入临摹照片的困境,又能表现出人物所处的特定新闻事件。 2 羊城晚报:在这么多的同题创作中,为什么您的作品受到极大关注? 冯少协:可能是因为我侧重表现了钟南山先生那种忧国忧民的情感和他复杂的内心世界。在新闻片段中,我尤其注意到他接受采访时眼眶湿润的瞬间。我们即便是搞主题创作,也不能平铺直叙,而要表现和捕捉到人物的复杂性和独特性,才能打动人。 坦白地说,眼泪是后来加上去的。一开始我想,都说共产党员流血不流泪,那这个危急关头,有眼泪究竟好不好?于是先想擦掉它,但最后还是加上了。我自己因此而流泪,希望作品也能引起大家的共鸣。那滴男儿不轻弹的热泪,可以说是这张画的灵魂。过去不少画钟南山的作品,都画得极其形似,但如果表现人物思想和灵魂方面没有独到之处,只是画得像,又有什么用呢? 羊城晚报:对于主题创作,您有怎样的思考? 冯少协:大型主题创作一直是我的主打方向,也一直希望自己能走在前列。在我心目中,艺术不仅仅是风花雪月,不仅仅表现个人的小情感。作为一个文化人,还是要站在历史文化、家国情怀的高度来看待当下,创作一些好作品,体现对社会、对民族的责任和担当。 所以我从2003年的《关注中国文化市场》,到2006年的《中东的鸽子》、2009年的《百年广州》,2015年的《海上丝绸之路》等大型系列作品,就是一直希望坚持这方面的探求,而且保持一种新鲜度和优势。一个真正有能力的画家,应该多画一些能留给历史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