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超越未见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5月08日        版次:A07    栏目:【拒绝流行】    作者:曹林

    


  曹林 北京时事评论员

  

  前段时间看历史学家许倬云的一段访谈,他的一句话特别有震撼力,他说:要有一个远见,能超越你未见——是啊,一个人不可能攀登得比自己不知道的地方更高。远见就是,能站到未来30年、50年甚至100年的位置看今天的自己,意识到“已知的未知”,而不是活在“未知的未知”中,才有超越的可能。一个人和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是如此。

  服务于我们的技术很发达,这里有个悖论,技术越来越发达,让人越来越舒适,可能会让人“乐活”在这个舒适区,失去探索和超越的动力。科幻作家刘慈欣就对此忧心忡忡,人类正活在技术的安乐窝里。他以他最熟悉的科幻文学举例说,如今受人追捧的作品大多向内收束,关注人的现实境况,却丧失了科幻黄金年代磅礴辽阔的气势,不再探索星辰大海,不再激发人类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他发现,让人“宅”的那些技术发展得都很快,而开辟新世界的技术发展得都很慢——这个判断真让人惊出一身冷汗,无论是手机上最耗我们时间的功能,还是受到最多追捧的智能技术,不都助长和迎合着“宅”?确实省下了很多时间,可省下的时间用来干什么去了?宅!

  多年前清华大学物理系曾邀请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来访,在探讨他们为什么取得科学成就时,清华学生给出的词是基础好、数学好、动手能力强、勤奋、努力等。然而,几个诺奖得主的回答出奇的一致,不是这几个词中的任何一个,而是:好奇心。写到这里,又想起“仰望星空”这个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