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一半对一半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5月17日        版次:A10    栏目:    作者:龙建雄

  □龙建雄

  

  老罗是朋友里一名成功人士,他经营着自己的公司,稳扎稳打,稳中有进,在疫情当下十分难能可贵。

  有一天,阿旺同我说起,老罗本身有点酒量,不过,他应酬时只喝二两,再多劝说都没用。虽然老罗对喝酒有着严格自律,但他在谈合作这事上“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桩桩生意都被他谈成。经阿旺这么一说,引起了我极大兴趣,瞅准机会在一次邂逅亲自问了问老罗。老罗抿了一口茶,放下茶杯对我说,我也想一醉方休,可生意不尽其然是靠喝酒,生意靠谈,合作靠诚,应酬只不过是换了个沟通交流的平台,与它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是一律的拒绝,这二者可以和谐存在,如此而已。

  听完老罗的话,我越琢磨,越觉得有道理。保持距离不是绝对的疏离,而是一种自我的把控,在不好不坏之间寻求利好的一面,这确实是一个睿智之举。文学大师林语堂曾说“半玩世者才是最优越的玩世者”,这个“半”字之妙,就在于我们人在事务的两个极端之间做调和的事,过一种有条不紊的生活,其理想是追求做一个半有名半无名的人。比如,老罗在应酬这事的态度上,做到你尽兴,我高兴,各自安好,何乐而不为呢。

  一半对一半的生活态度,才是最真实的状态。从朋友圈转发率较高的网文不难看出,人们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大致如此:有自己规律的生活圈,名望在外,却看淡名位;有一套慢慢还银行贷款,居住舒适的房子,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不至于穷到生活拮据;常读书,读好书,博览群书,不做专家教授,也不著书立说,但涵养甚高,谈吐高雅,品格高贵。种种。在我看来,有此追求的朋友无可厚非,历史上活成这样的达官圣贤不在少数,大家之所以钟情于如此生活,关键在于对世俗距离的把握得当。

  事实上,能够过上那种理想生活的人,既不会对钱财梦寐以求,也不至于为贫穷纠缠;既不会在忙碌中丧失自己,也不会在平凡中忽视优质生活的享受,这种身心余裕的生活模式,使人的幸福感真切而踏实。

  理想很丰满,现实总是很骨感。我们生活于世俗,有心回归自然质朴,却无奈总被世俗暗流所吸引,大多数人想过上“朋友圈”那种如愿生活又实感不易。难,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做到。

  我的岳母没有读过多少书,但她心地光明,宽厚仁慈,做事坦荡,左邻右舍总是夸其待人接物那是“一等一”的优秀。岳母对我说,在机关工作一定要有敞亮的胸怀,要谨记“无过便是功,无怨便是德”的良训,做工作清清楚楚,与人处堂堂正正,凡事进退有道,左右均衡,无愧于心。她叮嘱我,工作上敢于尽全力把担子挑在肩,有始有终,成功就会向你靠拢;别人需要帮助,出于真诚而非图利去帮扶,多做成人之美的事,多为他人锦上添花,信任自然就会水到渠成。

  还真别说,岳母一席话让我这些年受益良多。俗话说得好,“百人百心,百人百姓。”我们周遭的旁人,有的外向,有的内敛,有的中性随和,有的直性刚烈,所以,在和不同类型性格的人交往过程中,尽可能保持一定尺度,尽量用中庸调和的艺术与其对等交流,对外向的人适时沉静,避其锋芒,对内向的人则适时灵动,共喜同悲。慢慢地,无论是人际交往,还是职场打拼,我渐渐体悟到了一种做人做事的妙不可言,那是一种喜到骨子里的愉悦:不去刻意追逐名利,能够避免犯错误就是自己最大的功劳;帮助他人不求回报,只要别人没有怨恨,就是对自己最舒服的回报。

  老罗说的“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与岳母嘱咐我“不争功劳不要怨恨”有似曾相识的味道。为人处世多学中庸之道不应成为笑料,不是充当老好人,和稀泥,更不是两边不得罪,得过且过,而是引导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尽力去做个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尽性的人。

  人间的许多事,简单便好,好就是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