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以领袖为榜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一切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五四”讲话的体会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5月20日        版次:A06    栏目:    作者:黄铁苗、殷宇冰

  □黄铁苗 殷宇冰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是时代赋予青年的历史重任、是祖国人民对青年的共同期待,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深情寄望。伟大征程需要伟大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一切、“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习近平总书记,就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应该学习的最好榜样。

  

  一、树志向

  (树立远大志向)

  

  “革命理想高于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形成正确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的问题;多次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形象比喻生动说明青少年树立理想志向,对于一个人成长的极端重要性。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树立远大志向对每个人,尤其是青年来说极其重要。强调立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之一。纵观人类历史,古往今来,凡有大成就者,必有宏伟志向。

  马克思能成为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就在于他年轻的时候就立志为大多数人谋幸福。当他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后,更加鲜明地指出:“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这样他才能创立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道路。青年毛泽东在创立新民学会时,就将“改造中国与世界”确立为学会的宗旨。正是这种宏伟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使毛泽东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成长为创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人民站立起来的一代伟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年轻时期,怀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刻苦学习,努力拼搏,为中国革命和建设贡献了毕生精力。习近平总书记五、六岁时听他母亲讲“岳母刺字”的故事后,便把“精忠报国”树立为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标。即便是个人处境极其艰难,习近平始终树立远大志向,坚定理想信念,追求上进,在青年时期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最终成长为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领航人。

  中华民族正在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但是在未来的征途上,我们还会遇到很多艰难险阻。这就需要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志向的年轻人,效法古人,志存高远;学习领袖,胸怀天下。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己任,心怀“国之大者”,锲而不舍,踔厉奋发,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二、锻品质

  (培育高尚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一个好人,就要有品德、有知识、有责任,要坚持品德为先。”广大青年无论立志做中华民族优秀品德的传承者,还是争当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时代新人,都要从以下几方面锻造自己的品质。

  一是诚实敬畏。诚实者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心底坦然,实实在在,无欺无诈。具备这种品质的人,组织相信,朋友众多。诚实并非天生,它与敬畏互相依存,互为表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常怀敬畏之心。”心有敬畏方能暗室无欺,见利不贪,见美不淫,俯仰无愧。

  二是勤劳勇敢。伟大的事业都是干出来的。人只有勤劳才能学到知识、收获财富、创造幸福,使自己成为对社会真正有价值的人。勤劳勇敢也相互依存。鲜闻懒汉会不畏艰难,敢打敢拼;只有勤劳的人才会迎难而上,不畏艰险;遇难行动敏捷,果敢利索;遇险处变不惊,化险为夷。这就是一个勇敢的人。

  三是谦虚谨慎。古人说,“满招损,谦受益。”毛泽东主席曾强调:“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人之所以要谦虚谨慎就在于,每个人乃沧海一粟,其知识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以有限的知识和能力作为骄傲自满的本钱,结果必然贻笑大方或寸步难行。

  四是宽厚仁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古人认为有良好教养的君子应胸怀宽广,增厚美德,容纳天地,承载万物。在社会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人,我们都要能不亢不卑地相处,不因遇权势而献媚,不因遇卑贱而鄙夷。始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仁爱之心,慈悲之念对待众生万物。

  

  三、强体魄

  (锻造强健体魄)

  

  毛泽东在年轻时就指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因为只有身体强健,才能精力充沛、心情舒畅地学习、工作和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

  生命在于运动,保持身体健康离不开锻炼。但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也是不可或缺的。习近平曾经回忆起自己在当县委书记的时候说,那时“老熬夜,经常是通宵达旦地干,因而差不多一个月得大病一场。”他以自身的经验教训语重心长地告诫青年朋友要注意身体。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尽管日理万机,但始终坚持锻炼。2013年6月,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问习近平:“平常是不是经常锻炼?”习近平回答说:“平常主要是游泳、散步,每天至少游1000米。”锻炼和工作存在着辩证关系。锻炼有助于增强体魄,放松心神,使工作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干大事、创大业,必须养成积极锻炼的良好习惯。

  

  四、守法纪

  (严守法纪红线)

  

  国家民族强盛需要法纪。“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特别是要加强青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青年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只有让法纪意识深深扎根于每个青年心中,才能不断培养出严守法纪、具备良好法治素养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从而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个人的幸福和成功需要遵纪守法。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尽管如此,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十分痛心地看到,许多年轻干部很有才华,但是,当他们走上领导岗位后,就利令智昏,忘乎所以,大肆进行权钱、权色交易。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也使自己走向了不归之路。

  作为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年轻一代,要从前车之鉴中深刻吸取教训,始终高悬法纪之剑,不碰违法乱纪的红线;时刻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在新的征程上带头做法纪的忠实崇尚者、严格遵守者、自觉运用者、坚定捍卫者!

  

  五、增才干

  (练就过硬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将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面对各类矛盾问题,需要跨过一道道难关、险关。”为此广大青年只有“学如弓弩”,最终方能“才如箭镞”,从而担当得起时代重任。

  中国共产党本身就是高度重视学习,也十分善于学习的学习型政党。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就带领红军战士们学军事、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从而建立了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胜利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围剿”。到了延安,共产党面临的困难更多。毛泽东主席告诫全党:“最重要的在善于学习。”总结中国共产党从弱小到壮大,从历经失败到不断成功的历史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在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练就本领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是广大青年最值得学习的人生导师。在梁家河插队当知青期间,习近平干种地、拉煤、放羊、挑粪等等繁重的农活,但他一有空闲就会认真读书,乡亲们回忆他“有时吃饭也拿着书”。成为党和国家领导后,工作再繁忙,习近平也总是会挤出时间读书,正如他所说:“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中,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实际上也将是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过程。人才作为竞争第一资源,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关键。青年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是推动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必须把学习的具体目标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结合起来,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六、争奉献

  (矢志拼搏奉献)

  

  拼搏奉献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品质之一,是支撑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浴火重生的根本精神力量。近代以来,无数中华优秀儿女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中国人民在不同的战线上奋力拼搏,以不同的方式奉献出自己的时间、精力乃至一生。正是依靠拼搏奉献,使中华民族摆脱贫穷、实现富裕、走向强大。

  新时代的征途上始终穿梭着青年的身影、闪耀着青春的光芒,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场上550多万名青年奋战在抗疫最前线,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数百万青年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过程中,仍然需要无数人进行无私奉献。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要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以他“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奉献精神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不断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作者简介:黄铁苗,广东省委党校二级教授、广东省人民政府原参事;殷宇冰,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