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以青春能动力激荡民族复兴澎湃春潮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5月22日        版次:A14    栏目:    作者:张新标、汤小静

  □张新标 汤小静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青团成立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对广大青年寄予厚望:“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在新的伟大历史征程,广大青年应从百年成就中汲取力量,以学习为中心,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积极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能动力和创造力。

  着眼于历史,在学习中找寻青春密码。学习伴随劳动而产生,是人为征服自然和社会压迫,力求认识规律、驾驭对象,以自觉争得思想和行为自由的能动的劳动过程。在实践——生存论意义上,学习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人的生存非仅是“生命的存活”,而是“生成着的存在”,是面向未来新的可能的全面开放,是个体的青春再生产过程。学习是共青团永葆生机的青春密码,百年团史就是一部创造性学习、建设学习型青年政治组织的历史。一百年来,共青团始终保持青春活力,在于初心不变而勇于求新、求变,始终勇立时代潮头,始终保持勇于挑战、敢于胜利的劲头,始终保持坚韧的学习力。广大青年应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广阔视域,自觉把对学习的追求置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阐析框架中,将学习融入生命历程之中,通过专业理论的学习、政治立场的培育、社会角色的担当而日渐成熟,始终保持青春活力。

  着眼于成长,在学习中锤炼青春品格。“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理想信念作为人生目的的根本遵循,提升青年成长的内在动力,决定青年成才的价值与行为方式。在经历了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转变、东西方文化的交锋与融合、“内卷”与“躺平”的论争与焦虑后,广大青年应更清醒关注和解决自身发展与社会、历史的关系问题,让学习成为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和个人现代生活的根本方式。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这个任务是由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个人的需要,既是历史的需要、时代的需要,也是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广大青年要有历史视野与格局,从民族历史中传承文化基因、汲取精神智慧,不断加深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要有时代自觉与自信,将个人理想信念建立在对历史规律、基本国情、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明确自身的任务和角色,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取得新的突破。要有家国情怀与担当,在实践中求真学问,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长本领,以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践行和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

  着眼于未来,在学习中激荡青春梦想。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梦想是学习的动力,学习是梦想实现的可能。人类所有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都是无数人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为了梦想不断奋斗的成果。中国梦为广大青年提供了广阔空间,广大青年要善于造梦,勇于追梦,敢于圆梦。要树立正确学习价值观,将个人学习成长与祖国前途、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要提升创新学习能力,以“学会学习”的元认知策略确立“未来教育观”,以发展解决新问题、创造新思想的能力为目的,始终把学习与独创、坚持和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急剧变化,形成拥抱“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理智态度,铸就健全而强大的自我,担负起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的责任。要转变学习方式,从整齐划一式学习、被动接受式学习、浅层学习和单一认知性学习转向人性化学习、创造性学习、深度学习和非认知学习,将习得的知识、观念“物化”为实践与产品,促进学习迁移的发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价值认知和行动。

  着眼于实践,奋力青春书写。“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学习既是安身立命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坚实基础。当前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问题、新知识、新领域、新的风险挑战层出不穷,无论是个体还是组织,只有保持持续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才能避免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广大青年要成为学习型青年,将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工作责任、精神追求乃至境界要求,立足于消除“本领恐慌”,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实践导向,坚持系统性、常态化学习,以“补强本领上短板、能力上不足”。要勤于思考、善于学习,提高对新时代、新环境、新事物的理解认识能力,不断拓展学习领域,提出解决问题的中国方案,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要勇于解局、破局,对标历史和时代,以第一流人才、第一流国家为自我期许,着眼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际科技前沿、人类文明最新成果,致力于攻克“卡脖子”问题,将论文写在中国大地,把成果应用于中国大地,为新时代提供不竭青春能动力。

  (作者简介:张新标,广州航海学院副教授、博士;汤小静,广东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本文系广东省哲社项目(GD20CJY22)、广东省教科规划课题(2020GXJK444)及广州市哲社课题(2020GZYB6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