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荔湾,不少老社区建起了口袋公园 |
口袋公园是广州社区微改造的一个亮点 |
广州市荔湾区陈岗路2号大院如今“华丽变身”,环境更加惬意温馨,小猫也十分陶醉 |
微改造让老旧小区焕发新颜 |
文/羊城晚报记者 李春炜 图/羊城晚报记者 陈秋明 3月1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2022年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提到以绣花功夫、更多采用微改造方式推进城市更新。 微改造成为城市更新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其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实施微改造的小区数量不断增加,惠及市民也越来越多。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广州全市已完成改造787个小区,“十四五”期间还将继续改造295个小区。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广州微改造,内里大功夫。这座超大型城市正走出一条全新的自我发展之路,它让居民都能分享发展的成果,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麻雀虽小 织零碎小绿成惠民大绿 “走路不到10分钟就有一个小公园,太方便了。老人家可以过来散心,小朋友也乐得有一个漂亮的玩耍地方。”家住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大新路附近的张丰远,附近的口袋公园是他一家的“小幸福”。 在老城区的口袋公园内,随处可见彩色的小路蜿蜒穿行。宫粉紫荆、小叶榄仁、鸡蛋花、紫薇等花木相映成趣,雕塑、彩凳等便民设施点缀其间。傍晚时分,聚集了晚饭后过来散步的市民,他们都连连点赞:“花好看还经常更换时令花卉,小路也是彩色的,漂亮!” 口袋公园是广州社区微改造的一个亮点,这些方寸之间的造绿工程,积少成多、连点成面,成功在城市之中厚植绿基。 自2018年开始,广州市越秀区就率先试点建设口袋公园3个,之后总结口袋公园试点建设经验,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各区根据具体的地理位置、面积大小和使用功能等实际情况,在园内设置相应的休息、娱乐、健身设施等,不仅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更成为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截至2021年底,广州市共建成241个口袋公园。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介绍,广州口袋公园建设将“触手可及”,充分体现绿色便民。口袋公园一般选择靠近社区、文体设施、商业中心、主要道路等区域,到达性强,方便市民活动。口袋公园也将承担传播文化的“硬件”功能,传播岭南绿色文化。秉承岭南城市文脉、融合乡土风俗文化、结合公共艺术设计,在口袋公园中融入岭南文化特色和历史印记,唤起市民的文化认同感。 “以前只能去大公园,现在一家大小家门口就能逛公园了”“跳广场舞的同时,还能健身,实在太方便了”。口袋广州增添了绿色活力,也是活化空间惠民的措施。设计师们将街边、路旁的小空间进行充分设计利用,微改造成居民欢迎的绿树成荫的活动空间,将原有的低效存量空间转变为高效利用空间,融入市民生活。 绿色空间带动绿色休闲活动。口袋公园不仅具有生态功能,还在健身、社交、社区治理等方面发挥作用,通过拓宽公共活动空间,有效解决居住区户外休闲社交空间紧缺的痛点。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广州计划新增300个口袋公园,其中2022年计划新增30个。今年新增口袋公园将以适地适绿、以人为本、突出特色、注重管养为原则,着力优化群众居住环境,实现推门见绿,让城市“小改变”成为群众的“大幸福”。 因地制宜 “一街一策”针对性改造升级 每个社区都有独特的居民“痛点”“痒点”需要。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广州目前采用“一街一策”针对性改造升级,增强居民获得感,让惠民落到实处。 荔湾区就提出,构建完善“党建统领、政府主导、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社会协同”的工作格局,分批推进14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利用,用“绣花”功夫将每个街区打造成精品和标杆。推进文明传承、文化延续,加大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力度。 黄埔区把实施老旧小区微改造作为推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先手棋和重头戏,坚持“市级筹划、区级统筹、街道组织、社区实施、居民参与”的原则,以“绣花”功夫完成全区67个微改造项目,打造韧性城市、宜居城市、人文城市、智慧城市。人居环境的提升不仅使老旧小区焕发新的活力,也让“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发挥出最大效能。 越秀区自“微改造”工作开展以来,针对性开展“四网融合”“雨污分流”“三线下地”,通过推动基础设施适老化改造,社区环境更方便年长者出行。部分社区广泛布设消防占道、垃圾堆放、高空抛物、人脸识别等多种AI算法和高清摄像头,通过与“越秀先锋”打通实现事件五步闭环——“发现—告警—响应—处置—办结”。作为一种基于新技术的社区形态,越秀区更打造智慧社区,充分利用5G、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集成应用,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便利的智慧化生活环境。赋能智慧养老、智慧安防等场景的新技术也正在为居民的未来社区生活勾勒出一幅不同以往的画面。 美好个案 荔湾区站前街道: 办好民生“微项目” 实现群众“微心愿” 充满童趣的雕塑,四季各不相同的鲜花,平坦整洁的新铺路面……荔湾区侨苑社区陈岗路2号大院不起眼的一块小空地,见证了大变化。据了解,针对周边居民群众所关注的老旧小区绿化景观不足问题,荔湾区站前街道在区住建局的指导下,成功在陈岗路2号大院打造了一个邻里花园。 除陈岗路2号大院外,站前街道还选取了克山苑小区作为邻里花园建设点,工作人员在这里新种植了黄金绒球、簕杜鹃、九里香、龙船花、鸭脚木、大红花等植物。面对新晋的家门口“景点”,居民路过时都会忍不住驻足观赏。 环市西路150号大院是克山社区辖内的一个老旧小区,居住在这里的大多数是已经退休的长者。以前,小区楼房的楼道狭窄、光线昏暗且没有扶手,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出入成了难题。在“双微”行动中,站前街把大院居民为楼梯加装扶手的愿望列入了民生“微项目”。如今,大院内的六条楼梯上已经加装了安全扶手,切实解决了大院里长者上下楼出行困难的问题。 在克山社区辖内经适房二期小区的休闲平台,新安装的6张崭新的休息石凳就让住在这里的社区居民十分高兴。 以往,该小区的休闲平台并没有休憩凳,平日里在院落内活动的居民较多,没有可以坐下休息的地方确实存在较大不便,小区居民一直希望能有休闲石凳可供歇脚休息。在征集居民对社区服务提升的意见时,社区工作人员了解了该小区居民的这一诉求。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和沟通衔接,综合考虑小区场地及老人小孩安全等情况后,在区街的推动下,该社区“微项目”工程得以稳步推进。6个长条靠背石凳成功安装,解决了小区居民一直以来的户外休憩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