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新华社记者李钢 摄 |
单霁翔 |
兴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合作备忘录签字仪式 |
|
文/羊城晚报记者 朱绍杰 图/受访者提供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以下简称“香港故宫”)的建成开放,为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献上一份大礼。 香港故宫的落成离不开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全力支持。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是香港故宫筹建的主要亲历者之一。日前,他在新著《人居香港:活化历史建筑》中,详尽而深情地回顾了参与筹建香港故宫的始末。 2015年9月,单霁翔向到北京出席活动的林郑月娥女士提出,两地携手在香港建设一座故宫文化博物馆,这一构思在2016年11月的西九董事局特别会议上通过。从2016年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到2022年落成开放,前后历时6年,香港故宫克服重重难关。 《人居香港:活化历史建筑》写下了这份经历和思考,其中既有对香港城市规划的解读,又以近百个历史建筑为线索,讲述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香港经验和香港故事。时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为本书撰写了序言。 “保护不是目的,利用也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传承。”单霁翔在特别录制的视频中对我们说:“把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经过我们的时代、我们的城市而健康、完整、真实地传给子孙后代,这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 无论是香港故宫的落成开放,内地与香港的交流融通,还是香港历史建筑街道的保护活化,意义都在于此。 “活化”与“伙伴”: 看寸土寸金的香港如何保护历史建筑 羊城晚报:您的新著《人居香港:活化历史建筑》聚焦香港建筑活化,令人耳目一新。本书写作的初衷是什么? 单霁翔:香港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国际都会,但是香港并非“文化沙漠”,在香港的高楼大厦间,不少历史建筑保存至今,见证着香港的历史变迁。香港政府开拓创新,探索出一条更具适应性和操作性的模式来保护和利用历史建筑。这些经验值得内地借鉴,而传播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香港经验和香港故事正是《人居香港:活化历史建筑》的写作初衷。 2002至2019年,我先后在国家文物局和故宫博物院工作。这一时期因为工作需要,我曾十余次访问香港,实地考察香港的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感受香港历史建筑保护理念和实践的迅速发展。 香港虽然地域面积不大,但是作为中西文化的交汇地,有8000多栋历史建筑,它们见证了香港城市发展,也承载了集体记忆。但是在寸土寸金的紧凑型城市发展中,历史建筑一度面临拆除还是保留、保留多少、如何可持续保护等问题。 羊城晚报:“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就是香港在这方面的探索经验? 单霁翔:是的。在遗产保护的实践中,香港政府和社会公众逐渐认识到,仅仅依靠政府资金支持个别的历史建筑保护项目还远远不够,需要采取民众参与度更高、社区导向型更强的保护政策和措施。由此,香港进入了一个将历史建筑保护整合到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的时代。 2007年起,特区政府正式推出了“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这项计划主要是在特区政府所拥有的历史建筑中,选择适宜开展活化再利用、处于闲置状态,而且缺少特别商业价值的历史建筑,邀请非营利机构进行保育和活化,使历史建筑对于社会的使用价值最大化。该计划的启动,标志着政府、非盈利组织、公众三方协作的历史建筑保育和活化模式的确立,是香港历史建筑保育政策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羊城晚报:这项计划的关键在哪里? 单霁翔:这项计划的关键在于“活化”和“伙伴”。“活化”的概念就是为历史建筑寻找新的生命、新的用途。关注如何为历史建筑加入新的内涵,发挥它们的实用价值,从而避免被动的保存,将历史建筑融入现代社会生活。“伙伴”指在运作模式上,项目实施并非单纯依靠政府行为,也不是全部交给市场运作,而是采用政府与非政府机构共同合作的模式。 如今,共22处历史建筑(群)被纳入“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项目,其中5个“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项目摘取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受到国际认可。 故宫与香港: 凝结深长的文化渊源和家国情怀 羊城晚报:作为亲历者、推动者、主导者,在“香港故宫”筹建、落成到开放的过程中,什么事情您最难忘? 单霁翔:在这本新书中,我回顾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从设想到选址、筹备,再到规划、建设的过程。在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我们签署了《兴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合作协议》,如今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我们迎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开放,这是十分令人激动的事情。 最使我难忘的是香港民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故宫博物院与香港博物馆界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筹建之前,故宫博物院几乎每年都有不同主题的文物展览在香港的各博物馆展出。从宫廷文化到皇家生活,从书法绘画到家具器物,从清宫服饰到外国文物,香港市民得以从不同角度了解中国历史和中华传统文化,展览均获得强烈反响。这些展览的举办进一步激发了香港民众的爱国热情,增进了香港和内地之间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 同时,香港各界人士助力中华文化向世界传播的文化情怀也让我印象深刻。故宫博物院与香港虽然相隔千里,但是有着很深的文化渊源。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有包括《中秋帖》《伯远帖》等重要文物经香港回归故宫博物院。事实上,很多故宫博物院的文物藏品都有着香港的烙印。 1999年,故宫博物院启动了建福宫花园复建工程。陈启宗先生创建的香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为建福宫花园复建工程提供了全额经费的捐款;许荣茂先生慷慨出资1.3亿元,使《丝路山水地图》“回家”;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慷慨捐赠35亿港元,资助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馆舍建设…… 羊城晚报:这真是令人印象深刻! 单霁翔:我接触到的香港人士,无论是文化官员,还是文化学者、博物馆同仁、社会企业家,他们不但拥有国际视野,而且了解国情、善用中西兼容的文化优势,这是香港助力中华文化向世界传播的积极力量。 香港背靠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祖国,在文化资源的获取上可谓近水楼台,再加上各方面的强大合力与积极推进,香港的文化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必然呈现蓬勃发展的景象。 祝福与期待: 成为有温度、令人震撼的博物馆 羊城晚报:您对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为香港本地带来的文化效应、社会效应有何期待? 单霁翔:长期以来,香港一直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而受到世人瞩目。但若一座国际大都会没有世界级的博物馆,或少了几分深邃与厚重。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建设,无疑是香港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将有利于香港成为国际文化都会的愿景,也有利于故宫博物院走向国际、走向大众生活的发展策略。 香港是中西文化交流融汇之地,我们希望借助博物馆的平台,通过文物展览这一直观的方式,向更多香港民众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向更多国际友人宣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院开放后,香港民众不但能在这里看到难得一见的故宫文物藏品,还能听到著名文物专家的讲座。“数字故宫”更能让观众实现“身在宫外,心在宫内”的感觉,在这里还能把故宫文化创意产品带回家。 我们希望青年学生更有机会参与故宫知识课堂活动,学到更多传统文化知识。通过教育及推广活动,包括为青少年提供交流和实习,以加强对历史、文化和艺术的认识,更加深入地了解故宫文化,让香港与内地的文化血脉更加相融。 羊城晚报:“香港故宫”开放只是第一步,您对其后续发展有怎样的期许? 单霁翔: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建设,既可以使故宫博物院得以践行中华文化传承的长远承诺,也可以使香港博物馆界增加一份文化自信,更可以为香港吸引更多海内外博物馆爱好者,提升香港成为拥有国际重量级博物馆的文化之都。 未来,我祝福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成为一座有温度、令人震撼、不虚此行的博物馆。让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走进700多万香港同胞、7000多万大湾区居民和世界各国民众的生活中,让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增添一条文化桥梁和纽带,使“东方之珠”更添魅力。 加强文化遗产和博物馆领域的合作,无疑是增强城市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的直接手段,更可以使广大民众了解香港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特殊地位和贡献。 “序言”摘录 我和单霁翔院长相识多年,合作无间。2007年11月,我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局长身份首次访京,拜访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他。当时我向他介绍香港文物保育的新政策,包括“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并请他推介内地专家协助复修景贤里。其后十多年,我们在不同工作岗位上紧密合作,携手推动多个重要的文化项目,包括筹建位于西九文化区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我要感谢单院长一直对香港文物保育和文化传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他学识渊博,文化视野广阔,对传承文化有赤子之心,对香港有深厚的情谊。在个人层面,我和单院长建立的友谊,是我公务生涯中的一大收获。我深信他会继续关心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文化事业;我也对香港可以发挥中西文化荟萃优势,讲好“中国故事”“香港故事”,充满信心。 ——林郑月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