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空心”容易 “上心”难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7月03日        版次:A06    栏目:看片·热映    作者:李丽

     莫三妹学会了帮“小哪吒”梳头

     “父女俩”重新装点殡葬车

     莫三妹在学校亲子会上表演

    

  

  鉴定对象:《人生大事》

  上映时间:2022年6月24日

  

  文/李丽

  

  虽然《人生大事》有一场为死者修容的重场戏,但若因此便拿它跟此前引进中国的日本电影《入殓师》相比,其实并不合适。剥开《人生大事》的故事,所谓殡葬职业带来的生死感悟只是个包装,远非主人公莫三妹成长的源动力。

  这是一个失败者如何在人生中反败为胜的故事。但莫三妹的失败并不在于他曾因打架而坐牢,也不在于多年女友一朝劈腿,更不是父亲心心念念只记着另一个死去儿子的好却从来吝啬赞美他一句。莫三妹的失败在于,他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因此也找不到好好活着的动力。前女友看不起他,父亲看不起他,而这一切的背后,是他一直看不起自己。他没有方向,得过且过,这才是他所有失败的因。

  与此相对应,莫三妹最后的成功自然也不是把祖传的殡葬店做得风风火火,成为父亲眼中的好儿子。片中莫三妹的父亲后来曾评价儿子一句:“他总算开始有上心的事了。”这句话精准点中莫三妹的最大变化,换句话说,莫三妹最后找到了人生的动力和方向。

  这个改变的源头是武小文,一个梳着哪吒头、手举红缨枪、气咻咻从天而降的小女孩。她的出现源自一个孩子对死亡的不理解:我看到你把我奶奶拉走了,那我就要追着你,让你把奶奶还给我。莫三妹不理解武小文的执着,但正是这份执着治好了他的无所谓。他也开始变得执着,为了恢复武小文坏掉的电子手表里奶奶留下的微信语音,他跑遍全城,联系了自己能联系到的所有人。这份执着,在于他终于理解了武小文的珍惜和在乎。

  一辈子总要有那么一两件“上心”的事,人才能活得有滋味,这就是《人生大事》想要告诉观众的道理。这也是影片能让很多成年人共鸣的根基——在科技越来越发达、欲望也越来越容易被满足的今天,现代人总是容易“空心”很难“上心”。在这个故事里,让莫三妹最终“上心”的,一是跟武小文的情感联系,二是在琐碎的殡葬工作里找到的意义感。因此,去掉殡葬业的包装,类似的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任何人身上,因为人类总需要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才能安心活着,而这价值通常来自我们与他人的联结——爱与被爱,需要和被需要,成就与被成就。

  但作为创作者,自然是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导演兼编剧刘江江因为家里亲人做殡葬业,因此对传统白事里的微妙情绪了然于心:隆重繁琐的仪式,通常是为了抚平生者的痛苦,弥补生者的遗憾。因此,他很自然地在讲述这个“如何好好活”的命题时,找到了一个“如何面对死”的切入点。死生相对,恰是最好的照应。

  但缺点仍然有。最大的问题在于,创作者若能自信于故事本身的魅力,自信于人物之间的情感即使不需要太多外部情节的戏剧性推动也能打动观众,这个故事或许能拍得更纯粹一些。说到这一点,《人生大事》虽没必要拍成中国版《入殓师》,却确实可以学学后者化繁为简的长处。《入殓师》人物关系简单,情感亦不浓稠,给观众的感受却似于无声处听惊雷。相比起来,《人生大事》里种种插科打诨的配角和讨好观众的小插曲,就未免显得有些画蛇添足,甚至削弱了主线剧情的厚度。

  说到底,从“空心”到“上心”,刘江江这次还只是拍了层皮,离真正直抵人心还有一些距离。

  最后说回演技。朱一龙这回着实不赖,多场哭戏有层次亦见功力。从票房来看,影片颇受观众喜欢,希望这也能给第一次拍电影的刘江江更多未来在电影表达上的自信。下一回,或许不用演员带头哭,也能打动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