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我的父亲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7月05日        版次:A10    栏目:    作者:梁源

  □梁源

  

  我的父亲属虎,今年刚好是本命年,八十有四。忠厚老实的父亲虽然经历了这辈子太多的艰辛和不易,但凭借着自己的争气、勤学、肯干和知足常乐的心态,尽管一生平凡,终归苦尽甘来,如今正安享晚年。

  父亲出生于桂南的小村,小时候家里经济较困难,念了四年小学便辍学了,回家跟着我祖父干了三年农活,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才重新入读四年级,两年后考上初中时,家里仍是捉襟见肘,对他的基本伙食费还是保障不了。但父亲很争气,入学不久,星期天就到离学校三公里处的硫磺矿区挑矿砂,辛苦一天下来便挣得六角钱,刚好可在学校购买到一个星期的粥票,每天可以喝上两顿粥。尽管基本伙食解决了,但终因缺乏营养而骨瘦如柴,好在父亲的学习成绩还挺不错,初一第一学期中段考后,父亲便为自己赢得了每月三元钱的助学金,免去了继续挑矿砂的辛苦活,也有了更多的时间专心学习。

  到了初三,父亲最初的升学志愿是报考县师范学校读中专,首先是确保伙食无忧,其次日后也可早点工作以帮补家里。而当时就读的中学正准备招第二届高中学生,富有慈爱心肠的陈校长特意找到父亲谈心,说他成绩优秀,读高中以后有把握考上大学,而且高中的助学金也会更多一些,生活费将不成问题。父亲听从陈校长的劝导,选择了继续苦读三年高中,学习一路领先,其中数学成绩特别好,也由于助学金有增加,伙食改善了一些,身体也开始壮实起来。

  很快便到高考,虽然成绩还好,但考虑到当时的家庭成分,父亲不敢报其心仪的北师大,最终被地区师专录取。五十多年后,当父亲得知我的大侄女高考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时很是开心,说终于圆了他当年到北京读大学的心愿。

  读师专时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难得的是学校除了包伙食和学杂费外,每月还有三元钱的生活补助,对这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父亲格外珍惜,不断充实自己,朝着当人民教师的方向努力。两年的大专学习很快毕业,但父亲最终没当成老师,而是服从分配到粤西一个小镇的供销社工作。

  能从小村走出来到镇上上班,父亲已很是满足,他虚心向同事学习,工作上手较快,仅十几年时间便干遍了售货、收款、支款、采购、主办业务等多个岗位工作,他凭着自己有较好的文化基础,善于钻研业务,逐渐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样样工作独当一面。那时候供销社的办公区与家属区紧挨着,在我的印象中,父亲的作息时间是分不清的,工作随叫随到,起早摸黑是常态。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父亲凭着敏锐的经济头脑和自己会说流利普通话的优势,在镇供销社率先与北方众多城市的蔬菜公司联络起来搞“南菜北运”业务。因工作关系南来北往走的地方多了,父亲的眼界也开阔了很多。几年后,父亲被提拔到县供销社北运组主抓“南菜北运”工作,平台更大了,并在此一直干至退休。后来父亲感慨地说,在北方大棚蔬菜未兴起、没有高速公路、物流不发达的当年,每逢冬季县供销系统凭借着火车的“南菜北运”确实为保障民生、繁荣经济做出了一些贡献,那二十几年间自己也算是做了一番实事好事。

  当年读初中时,父亲就爱上了音乐,吹笛子、唱歌的乐观心态一直陪伴着他成长。退休后父亲的空闲时间更加充裕,手抄了几百首名歌名曲,还自编自印了许多本歌集赠送给亲友,自然而然便成了一名业余的“音乐老师”,晚年终于圆了自己一辈子的“老师梦”。因为年纪大不适合吹笛子了,又学会弹电子琴,他和他的歌友们成了县老干活动中心的常客和活跃分子,大家还相互勉励:“生命不息,歌声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