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沅彤 |
文/羊城晚报记者 高焓 谭铮 图/受访者提供 做研究、办活动、为香港青年答疑解惑……这是“95后”香港女孩陈沅彤的日常工作。2021年从中山大学本科毕业后,她成为香港特区政府“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的首批入职员工,目前是“一国两制”青年论坛助理研究员、内地港澳青年学生之家项目副经理。闯过普通话和社会适应的“关卡”,她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广阔天地间乘风破浪。在她看来,粤港两地融通就像是架起一座桥,她希望做好这座大桥上的一颗螺丝钉,帮助更多香港青年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内地求学 普通话变得“普通” 对陈沅彤而言,内地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幼年时,她曾随家人到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旅游。中学时,学校的一场西安研学之旅让她第一次来到祖国西部,更激发了她对祖国历史文化的探知欲,“亲眼见到书本中的兵马俑、秦砖汉瓦,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仿佛就在眼前”。 怀着对内地广阔天地的好奇心,2017年,陈沅彤通过自主招生计划入读中山大学法学院。然而,全普通话的课堂、全新的专业领域,给了在英文中学读书的她一个“下马威”。“同学帮我纠音,老师耐心答疑,帮助我逐渐习惯普通话和简体字。”从大二起,她的成绩奋起直追。 学习之余,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也为她提供了施展的舞台。在中山大学音乐艺术协会,她不仅延续了从小到大的歌唱梦想,结识了不少喜欢古典音乐的朋友,也在多次的活动和演出筹备中锻炼了组织策划能力。4年间,在一次次的出游和剧本杀中,她和好友的情谊更加坚固,也拥有了一颗坚定留在内地发展的心。 初入职场 联结港生促融合 2021年1月,香港特区政府首度推出“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陈沅彤毫不犹豫地投出简历,并于同年6月入职,成为该计划的首批入职员工。她的工作内容包含两方面:就青年发展等议题联合粤港澳高校做课题研究,为有意愿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升学、就业的青年提供咨询服务。“能遇到一份结合专业背景和义工兴趣的工作,我很幸运”。 在内地高校读什么专业最合适?香港学生来内地读书是否会遇到不便?……面对这些问题,陈沅彤分享了过来人的亲身经历。面向已经在内地读书的香港青年,她和同事也会帮忙寻找实习资源、搭建青年群体的交流平台,“能够帮助到他人,我很有成就感”。 工作中不是没有挑战,闯过每一关都是进步。陈沅彤是“首届大湾区十大杰出港生”的项目负责人之一,面对邀请评委、组织学生报名等千头万绪的工作,她从刚开始的不知所措、熬到凌晨两三点,到慢慢摸索出工作事项的优先级、提高工作效率,工作和生活逐渐平衡。“和一年前相比,现在我在众人面前不会再紧张,表达更自如了。”她自信地说。 期许未来 愿在大湾区乘风破浪 从大学到职场,陈沅彤一直在和香港学生分享内地升学、生活体验,她明显感觉到,与自己做出相同选择的学生越来越多。中国教育留学交流(香港)中心6月8日公布,今年有13190名香港中学毕业生报名到内地升学,即平均每10名香港“高考生”就有1人报考内地院校。据香港教育局统计数据,2018年起,内地成为香港中学生非本地升学的首选,2020年到2021年更是有超三成的非本地升学中学生选择到内地读书。 陈沅彤认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日益加深,熟悉粤港两地的学生在求职时将会更有竞争力。在她看来,担心离开家乡要面对很多问题,这很正常,“只要愿意踏出舒适区,就会发现这里大有可为”。 来广州五年,陈沅彤是粤港澳大湾区融合的亲历者。彼时,搭乘高铁还需换取纸质车票;如今,刷回乡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就可便捷乘车。疫情前,搭乘广深港高铁,只需两小时就能把为父母准备的生日礼物从大学城带回香港家中。“这些细节都切实让我们的衣食住行变得更方便,我的生活也更加如鱼得水。” 从受助者到助人者,陈沅彤希望做好粤港两地融通大桥中的螺丝钉,帮助更多香港青年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她对香港的未来充满期待:“经历风风雨雨,希望香港可以在粤港澳大湾区重新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