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会“滑动授粉”的黄花大苞姜

“近亲繁殖”也无“衰退”现象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7月07日        版次:A10    栏目:奇趣生物    作者:李瑞娟

     黄花大苞姜看似柔弱,叶片宽阔却更见风骨

     黄花大苞姜的花

  

  □李瑞娟

  

  黄花大苞姜是我国特有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隶属于姜科大苞姜属,是国产大苞姜属里的“独生子”——仅此一种。其自身族群也较为稀落,在中国仅分布于广东、广西两地,且“族人”寥寥。在民间,黄花大苞姜被称为土山萘,多用为蛇药,由于多生长在深山石壁上,也较少有人认识。

  黄花大苞姜本身长得如“弱柳扶风”,但其叶片较为宽阔,形似放大版的竹叶,整株看起来又十分大气。尤其每年5-8月的花果期,开出明艳而带鎏金的黄色花朵,通常每天每花序还只开一朵,更显得极为清冷孤傲。

  最为特别的是,黄花大苞姜因喜欢生长在位置偏僻又高度潮湿的石壁上,很难靠外力帮助授粉,最终它发展出一种全新的自花授粉机制——花粉滑动授粉。

  通常在早上6时许,黄花大苞姜的花开放后,其花药的花粉囊同时开裂,刚开裂时,油质液浆状的花粉分别从两个花粉囊溢出,合并在一起形成球状,然后很快铺满于花药面,慢慢流向柱头。花粉一般在下午3时到翌日清晨7时30分左右陆续流到柱头的喇叭口,实现自花传粉。

  而为了适应花粉流动的自花授粉机制,黄花大苞姜在花的形态和开花特征上也都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如花粉是油质黏液浆状,由黏丝连接成链珠状;花粉粒表面光滑并延长成长椭圆球形;柱头呈扁喇叭形,其中与花药紧贴面凹陷,较其他地方位置低,有助于花粉浆团流入其中;柱头上和花药面均长有毛,朝向柱头方向,有助于引导花粉浆团流向柱头。

  2004年9月2日,一篇名为《一种全新的自花授粉机制——花粉滑动授粉》的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上,当时的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博士生王英强及其导师张奠湘、陈忠毅研究员,首次论述了这一独特的“滑动授粉”方式,黄花大苞姜也因此被世人认识、关注。这篇论文的发表,对研究有花植物繁育系统的演化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研究还发现,黄花大苞姜虽是近亲繁殖的代表,但与人类近亲繁殖带来的高遗传病发病率不同,它的繁衍并不存在明显的近交衰退现象。但它的种子散落后,当年并不萌发,要等来年才萌发,它在物种水平历史上,也并没有经历过快速的种群扩张,基本只流连于附近区域小范围内生长。

  (来源 华南植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