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守护百年大党的历史形象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7月15日        版次:A07    栏目:    作者:罗嗣亮、江秋飞

  □罗嗣亮 江秋飞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一百余年的辉煌历程,如何讲好百年党史故事,铭记党的光辉历史,守护好党的历史形象,是新时代的一项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推动全党学好党史、用好党史,靠一次集中学习教育是不够的,必须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党的历史形象是在党的客观历史基础上呈现出来的党的自身精神面貌和风格特征,是广大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学习党的历史最直观最感性的中介。新时代加强党的历史形象建设,守护百年大党的历史形象,不仅是全面推进党的形象建设的需要,也是以党的历史启迪智慧、砥砺品格,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需要。

  

  守护党的历史形象的多重缘由

  

  “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国家形象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讲清楚这个国家的历史,同样,讲清楚党的历史也是政党形象建设的重要任务。在新时代的今天建设党的历史形象,有着多重缘由。首先,建设党的历史形象是坚定党的历史自信的需要。任何一个党都有其成就和失误、经验和教训,有其功勋人物和不齿之徒,只有分清得失、臧否分明,才有利于树立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党的历史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学习党史、铭记党史,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真正做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真正坚定历史自信。”其次,建设党的历史形象是继承党的优良作风的需要。党的作风呈现为党的形象,建设党的历史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将党的作风以形象化的方式充分呈现出来。例如,湖南汝城县“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的相关陈列,就将“共产党员就是仅有一床被子也要分一半给老百姓的人”的形象最直观地呈现给人们。党员干部和青少年透过这些形象化的呈现,往往能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从而自觉继承党的为民情怀和优良作风。再次,建设党的历史形象是深化党的历史认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需要。在新时代条件下,人们越来越不能满足于从生硬的字句表达中去认识历史,如何将党的历史以实物、图片、故事等形象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已成为人们认识历史的迫切需要。事实上,精致的形象呈现相较于一般的抽象表述,更能吸引人们叩问历史,从历史中寻找智慧启迪。

  

  党的历史形象的不同侧面

  

  百年党史异彩缤纷,表现出不同的侧面,只有全面把握这些不同侧面,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真实的党的历史形象。党的历史形象中最重要的是党的总体历史形象。中国共产党审议通过的三个历史决议,系统梳理了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光辉、伟大而又团结、进取的党的总体历史形象。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所指出的,“一百年来,党坚持性质宗旨,坚持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在生死斗争和艰苦奋斗中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付出巨大牺牲,锤炼出鲜明政治品格,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正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可逆转地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党的历史形象中最关键的是党的历史人物形象。党的历史上的革命领袖和英雄模范,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感人故事,透过他们的业绩和言行,就能清晰地了解党的历史形象。例如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周恩来同志身后没有留下任何个人财产,连自己的骨灰也不让保留,撒进祖国的江海大地。‘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周恩来同志一生心底无私、天下为公的高尚人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人优秀品德的集中写照,永远为后世景仰。”党的历史形象中最直观的是党的历史遗存形象。百年党史在中国大地上留下了诸多历史遗存,这些遗存大到二万五千里长征线路,小到一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乃至一块徽章、一张账单,即使当事人只是党史上的无名英雄,也都蕴藏着感人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考察70多次,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瞻仰在党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圣地、红色旧址等,回顾党一路走过的艰辛历程,同时也通过这种考察活动向全党全国人民展现党的历史形象。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修复和维护党的历史遗存形象,以充分发挥其在党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相比过去已经容易许多了。联系起来看,党的总体历史形象、党的历史人物形象、党的历史遗存形象涉及党的众多会议和事件、党的领袖和英雄模范、党的历史遗迹和遗物,从“人”“事”“物”等多个侧面展现了党的历史形象,使得党的历史不再是尘封的史籍,而是真实可感的具体形象。

  

  如何守护党的历史形象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的历史形象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促进了广大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和政治认同。但是,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下,党的历史形象建设仍然面临历史虚无主义的歪曲抹黑、大众文化的娱乐恶搞等诸多挑战。新时代建设党的历史形象,应当从多方面努力。

  坚持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深化百年党史研究,理清党的历史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树立百年大党“大的样子”。百年党史的辉煌历程,离我们距离很近,历史材料相当丰富,但也正因为距离近、史料多,会导致研究者容易用自己的个人观念随意解读历史。研究者作为某个历史时段的亲历者,有着对这段历史的丰富感性认识,并且十分容易找到支撑这种认识的历史材料,但这毕竟是个人对党的历史的一家之言,难免以偏概全。树立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能够让我们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分清主流支流,客观认识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真实建构党的历史形象。理清百年党史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需要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三个历史决议为遵循,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国史的相关论述为依据,充分呈现中国共产党一百余年来的光辉业绩,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根本问题。只有把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成就和最大优势讲清楚,才能树立百年大党“大的样子”。

  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历史戏说。历史虚无主义是党的历史形象建设的大敌,其对党的历史形象的歪曲抹黑,不仅关涉到人民群众对党的形象认同,而且由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一个重要来源在于革命历史的正义性,因而也关涉到党的执政合法性。从表面上看,历史戏说并不一定是直接否定党的历史,甚至体现为无尺度褒扬的历史“神剧”“雷剧”,但这种不严肃地言说党的历史的态度,脱离党的真实历史而对历史事件随意解读,貌似是以一种生动的形式还原历史,实则是歪曲历史,本质上是一种改头换面的历史虚无主义。

  通过政治仪式、纪念场馆和红色文艺等多种手段,从各个角度树立党的历史形象。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举办各种政治仪式,如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和阅兵式、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和阅兵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等,纪念党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树立党的总体历史形象和党的历史人物形象,取得了良好效果。另外,纪念场馆和红色文艺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有机结合,让人们触摸历史、感悟历史,在内心中建构起党的光辉历史形象,在情感上认同中国共产党。总之,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于历史的认知来源不再局限于书本,如何从多角度讲述历史,让人们仿佛置身于历史深处,切身体验历史的温度,已成为党的历史形象建设的趋势。

  (作者罗嗣亮系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江秋飞为该院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