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华松 7月16日晚,有网友在“抖音”等网络平台发视频,称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护士在抢救过程中玩手机,引发关注。一天后,象山县卫生健康局经过查证后表示,打电话的护士是在呼叫另一护士前来协助抢救,是工作需求,而非“玩手机”。 病人家属急匆匆把病人送过来,心急如焚,当看到护士在打电话,而不是在救助,怀疑其不务正业,心理当然不好受。尤其是当最后不幸结果还是降临时,家属会有意无意地把不幸结果与护士的打电话关联起来,内心自然有怨气。怎么泄愤?家属便通过网络把相关视频发布出去,试图借助网络舆论对涉事护士及所在单位进行谴责。但按相关部门解释,这并非事实。 类似事件并非个案。自媒体时代,部分人面对一些内心难以接受的事实或结果时,往往会通过网络发布与扩散一些碎片化的文字、图片或视频,试图博得网友们的共情,进而形成针对相关涉事人员不利的舆情,以达到宣泄的目的。 因此,在自媒体时代,面对特定问题或矛盾,除了相对正式的诉诸法律、多方协商外,有些当事人还会采取网络曝光的形式,寻求舆论关注,以达到自己的诉求。但这并非每次都能奏效,且这一行为不合规、不合法,还有可能带来负面后果。 上述新闻便是一则较为典型的案例。新闻的关键点在于发布了视频,并引发了舆情。关于视频发布,目前缺乏必要的监管与约束机制,只要不触犯基本原则问题,似乎谁都可以发布一些视频。关于舆情,我们需要深思,面对不实的视频,网民情绪怎么就被调动起来,怎么会随波逐流? 网传的事实有时是只言片语,或断章取义,或道听途说,并非完整意义上的真实事实,旁观者有时只看到表面的东西,却看不到内在的东西;只注重结果的呈现,不注重过程的分析。由此造成的后果可能比较严重,传播开了的虚假或不实信息会对涉事人员的身心造成伤害,且很难挽回。 对此,我认为有两点需要注意:其一,当事人发视频前,应该要进行基本的理性思考与分析,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而不是头脑一热,被情绪所驱使,看到什么,就发什么。其二,网络时代下,信息泛滥,广大网民应该具备基本的独立思考与信息真伪的辨识能力,而不要轻易站队。就像那句话,“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先观察观察,让事实沉淀几天,等方方面面的细节浮出水面再作判断,也不迟。这才是实事求是的基本立场。 (作者是广州大学副教授)
-
即时新闻
护士抢救中打手机是为求援 发布视频不能意气用事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7月19日
版次:A07
栏目:来论选登
作者:姚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