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根 |
徐为贵 |
侯必双 |
张兴义、邱玲玲 |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高焓 通讯员 梁钜聪 龙俊 深海潜行,归期未定,这是潜艇兵默默坚守战位、守卫祖国海疆的日常。三人两铺,高温强噪,见不到阳光的环境下,他们的皮肤依然黝黑。 出航就是出征,下潜就是战斗!潜艇兵或在大洋深处磨砺剑锋,或在岸上枕戈待旦。深海的战位注定默默无闻,但南部战区海军某潜艇支队的战士们不求轰轰烈烈,随时准备好“利剑”出鞘。 日前,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全民国防教育办公室联合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军区政治工作局等单位组织开展“走边关、登海岛、入哨所”国防教育主题采访活动。羊城晚报记者走访这支“水下尖兵”,聆听他们坚守战位的故事。 刘海根 扎根大海24年,勇于弄潮信息化 “战斗警报,准备通过危险深度!”这是潜艇舱段技师、二级军士长刘海根下达的指令。入伍24年,他始终声若洪钟,给共同出海的战友留下深刻印象。 在刘海根看来,潜艇上“百人一杆枪”,每个人都不可或缺,只有把指令清晰地传达到各舱室,才不会误操作。为了练好发音,他每天早晚都会读半小时报纸,既练普通话,也了解国家和军队大事。 作为舱段技师,刘海根几乎负责潜艇上所有与艇员生活有关的事情。每次出海前,在班里的战士完成机械准备后,他都要对所负责系统再过一遍。这样的“强迫症”并非不信任战友,只为了多一道保险。 “小故障不过夜、大故障连续排”,这是刘海根工作的写照。他曾72小时不眠不休连续排故障。他说:“执行任务就是上战场,我们必须完成。”入伍以来,他完成20余次重大演习任务,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二等奖,荣立三等功2次。 如今,军队正在推进信息化建设。在培养新兵的同时,刘海根也会向他们学习请教、钻研专业书籍。“虽然潜艇信息化和集成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但是机械的内部构造和原理还是不变的。”丰富的实践经验让他能拍着胸脯说:“和新兵相比,潜艇的构造和原理我更熟悉,我们互相取长补短。”在他看来,带着肯钻研的精神,老兵也能适应信息化的浪潮。 徐为贵 潜艇“心脏”守护者,以专业书写坚守 30多秒、关闭二三十个阀件、完成管路包扎……一次模拟潜艇水下航行管路破损险情演练中,在巨大压强的作用下,水流喷涌导致“舱室”水雾弥漫,徐为贵和战友在电光石火间迅速响应,妥善完成险情处置的“手术”。作为潜艇机电部门的负责人,入伍18年的徐为贵担负着让潜艇“心脏”持续跳动、保障潜艇生命力的重任。 失火怎么办?进水怎么办?不出海的时候,他会仔细推演应急预案的每一个口令和动作,也会每天检查潜艇状况。为了和大家分享工作经验,他用两年时间整理了100多种故障的判断、排除和处置方法,编纂图文并茂的《装备典型故障汇编》,并带领艇员队累计自主排除故障百余项,确保潜艇随时能战。 徐为贵的爷爷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听着战斗故事长大的他从小就有一个军旅梦。从军校毕业后,徐为贵主动选择来到边远支队。曾经,他弯着腰、趴舱底,为熟悉潜艇管路被撞得满身瘀青;如今,他用精湛的专业能力书写坚守,爷爷叮嘱的“问心无愧”,徐为贵牢记在心。 因任务需要,徐为贵曾连续担负战备任务近300天,其间几乎参加了某型潜艇所有重大任务,在2021年因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个人二等功。在他看来,潜艇兵光荣而神秘,但这份荣誉需要克服诸多困难、踏踏实实地干出来。他说:“把每次出航当作首次出航,清零之前的成绩,坚守至今,我不后悔。” 侯必双 营区“厨王”,以三尺灶台为战场 苦瓜酿香蕉是什么味道?这是支队食堂最近的新菜,听说官兵们都夸很解暑。提起这道创新菜,饮食保障队炊事班长侯必双眼里满是光。 这名营区的“厨王”是一级军士长,每周都琢磨一道新菜,变着法儿地让官兵们吃得饱、吃得好。或许很难想象,这位28年如一日坚守灶台战位的老兵,在入伍前对厨艺一窍不通,且志不在此。 20世纪90年代初,侯必双从四川前往深圳的工厂打工,两年时间已成一名领班。然而,偶然间看到电视里人民海军威武雄壮的身姿,侯必双就被深深吸引,毅然放弃眼前的“钱”途,顶着父母的不解递交了入伍申请书。 没能如愿做一名潜艇兵,侯必双并不气馁:“那我就在炊事员的岗位上服务好潜艇兵。”刀法、调料、火候……从零开始学厨,难免被训斥。“学厨也是一门技艺,技术一定要精。”老班长的这句话,侯必双一直记在心里,钻研怎么做得好吃、好看、好营养。 官兵来自五湖四海,每道菜侯必双都做清淡和重口两种味道。休息时间,他还主动询问官兵的建议,日积月累记下5万多字的烹饪笔记,形成一本“口味账”。连续的海上训练再加上潮湿的气候,不少官兵的精神状态有所下滑,他就跑去请教军医祛湿开胃的办法……虽然不能跟随潜艇出征,但侯必双说:“保障官兵伙食就是炊事员的军事任务,做不好就是事故,来不得半点马虎。” 如今,侯必双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帮带年轻骨干上。在“00后”陕西新兵任建军眼中,侯班长不仅教厨艺,还是为人处世的良师。 以三尺灶台为战场,以锅碗瓢盆为刀枪,侯必双已荣立三等功3次,获评海军炊事标兵1次、一级技术能手5次。 张兴义、邱玲玲 “90后”双军夫妻,矢志共同守卫祖国 支队还有一对“90后”双军夫妻。他们的生日只差3天,虽然家乡相隔2600公里,但共同的军人报国理想,让辽宁小伙、军官张兴义和潮州姑娘、军士邱玲玲在营区相识相恋。他们说:“因为部队才有了我们这个家,只要部队还需要,我们就会继续干下去。” 说来也巧,两人的祖辈中都有军人,也因此早早就心向军营。回忆起入伍故事,张兴义问妻子:“这里这么艰苦,你为啥来?”和丈夫一样,艰苦边远地区正是邱玲玲入伍时向往的地方:“我们都是祖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2016年7月,因为一场歌咏比赛的主持工作,原本没有交集的两人相遇了。有些胆怯的邱玲玲是初次主持,有着播音主持特长的张兴义鼓励她:“不要太紧张。”从主持工作聊到人生理想,两个价值观相投的年轻人走到了一起。 2017年“八一”,又是一场歌咏比赛,两人再度担纲主持,张兴义向邱玲玲求婚了。没有戒指,就学了一宿自己动手折一个,把休假外出时的合照做成PPT。最打动邱玲玲的,是张兴义的一句话:“我们一起守卫祖国。” 虽在同一营区,直线距离只有约两公里,两个人却如同“异地恋”,有时甚至一个月见不上一面。每次出海前,邱玲玲会贴心地帮丈夫把护膝、小风扇塞进背囊,张兴义也会自觉把家里的饮水机水桶装满水…… 军婚有着别样的浪漫。“3000米我有时跑得比他更快。”邱玲玲笑着说,两个人在体能训练中经常相互较劲,一起跑步就拼谁的圈数多。丈夫有次执行任务时带回的两瓶沙子,她也一直珍藏在家。 2020年9月,两人的儿子降生了,恋爱时从未红过脸的他们有时也会因教育理念分歧而相争。虽然一家三口齐聚的日子并不多,但两个人的感情没有变化。邱玲玲的语调柔软中透着坚定:“我们是爱人、是同志、是战友。我会照顾好小家,守住后方。”张兴义凝视着妻子说:“我们是‘移动的家’,我们在哪里,家就在哪里。”